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练裁成团扇。
新样十分圆满。
试向掌中擎,
明月全身都现。
如面。如面。
只当素娥相见。
白话文翻译:
这把团扇用素色的绸缎裁制而成,样式新颖且圆润完美。我试着将它托在手中,仿佛明月的光辉都在扇面上显现。就像那美丽的面容,就像那美丽的面容,仿佛是在与素娥相见。
注释:
- 素练:指素色的绸缎,形容团扇的材质。
- 裁成:裁制成形,表示制作的过程。
- 圆满:完美无缺,形容团扇的形状。
- 擎:举起,托起的意思。
- 明月:象征美丽和清澈,暗指团扇的清透光辉。
- 素娥:传说中的嫦娥,象征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婉(生卒年不详)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闻名。她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宗婉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如梦令》系列诗作是宗婉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描绘,特别是对团扇这一传统物品的赞美,反映了清代女性在艺术表现上逐渐获得的自由与自信。
诗歌鉴赏:
《如梦令 戏题团扇六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团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开篇以“素练裁成团扇”引入,简洁明了地展示了团扇的材质和制作过程,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新样十分圆满”进一步强调了扇子的完美无瑕,展现了诗人对工艺美的欣赏。
“试向掌中擎,明月全身都现”两句,巧妙地将团扇的形象与明月相联系,暗含了团扇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承载了诗人情感的媒介,仿佛在说明月的光辉与团扇融为一体。最后的“如面。如面。只当素娥相见”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通过扇子想象与素娥相见的美好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轻盈而梦幻的气息。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细腻的情感流露无遗,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美的敏感。诗中运用的比喻和意象,让人不仅感受到视觉的美,也引发了对于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练裁成团扇:通过对团扇材质的描写,突出了其纯净与典雅。
- 新样十分圆满:强调了团扇的新颖和完美,寓意着美好的事物。
- 试向掌中擎:表现出诗人的轻柔与细腻,仿佛在托起一份美好的情感。
- 明月全身都现:将团扇与明月相联系,象征着清澈和高雅。
- 如面。如面。:重复的句式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强调了对美的感慨。
- 只当素娥相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素娥的意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团扇比作明月,增强了诗句的意象。
- 对仗:如“如面。如面。”的重复,增添了音韵美。
- 拟人:赋予团扇以生命,让它与美丽的素娥相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团扇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欣赏,展现了清代女性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团扇: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细腻,传递出一种清雅的气质。
- 明月:象征纯洁、高尚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素娥:传说中的嫦娥,代表着美丽的女性形象,为诗增添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如梦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宗婉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素练裁成团扇”中的“素练”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材质
C. 形状
D. 工艺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美丽与清澈
C. 力量
D. 亲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宗婉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女性特有的情感与审美。
- 二者的风格都体现了清新婉约,但宗婉更侧重于物品的象征意义,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纠结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宗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