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

时间: 2025-01-11 09:56:36

山有隈兮江有汜,歌拥枻兮见王子。

揄修袂兮披长云,举绣被兮风纷纷。

蒙诟耻兮心靡它,君不知兮可奈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有隈兮江有汜,歌拥枻兮见王子。揄修袂兮披长云,举绣被兮风纷纷。蒙诟耻兮心靡它,君不知兮可奈何。

白话文翻译:

山有弯曲之处啊江有分流,歌声环绕船桨啊见到王子。挥动长袖啊披着长云,举起绣被啊风儿纷纷。承受诟骂和耻辱啊心中无他念,君王不知啊又能如何。

注释:

  • 隈:山弯曲的地方。
  • 汜:江水分流的地方。
  • 拥枻:环绕船桨,形容歌声。
  • 揄修袂:挥动长袖。
  • 披长云:形容衣袖如云。
  • 举绣被:举起华丽的被子。
  • 蒙诟耻:承受诟骂和耻辱。
  • 心靡它:心中没有其他念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场景,表达了对王子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创作,反映了诗人对权贵的敬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和歌声,表达了诗人对王子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诗中“山有隈兮江有汜”描绘了自然的景色,而“歌拥枻兮见王子”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子的敬仰。后几句则通过“揄修袂兮披长云”和“举绣被兮风纷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最后“蒙诟耻兮心靡它,君不知兮可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有隈兮江有汜”:描绘了自然的景色,山有弯曲之处,江有分流之地,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 “歌拥枻兮见王子”:歌声环绕船桨,见到王子,表达了诗人对王子的敬仰。
  • “揄修袂兮披长云”:挥动长袖,衣袖如云,描绘了诗人的形象。
  • “举绣被兮风纷纷”:举起华丽的被子,风儿纷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
  • “蒙诟耻兮心靡它”:承受诟骂和耻辱,心中没有其他念头,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 “君不知兮可奈何”:君王不知,又能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揄修袂兮披长云”中,“披长云”比喻衣袖如云。
  • 拟人:“举绣被兮风纷纷”中,“风纷纷”拟人化,形容风儿纷纷。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王子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山、江、歌声、王子、长袖、长云、绣被、风。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山和江象征自然,歌声和王子象征敬仰,长袖和长云象征诗人的形象,绣被和风象征诗人的境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有隈兮江有汜”中的“隈”指的是什么? A. 山弯曲的地方 B. 江水分流的地方 C. 山的高处 D. 江的低处 答案:A

  2. 诗中“歌拥枻兮见王子”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敬仰? A. 君王 B. 王子 C. 朋友 D. 自己 答案:B

  3. 诗中“蒙诟耻兮心靡它”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 D. 自豪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放的追求。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攀龙《越人歌》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个人情感,但李攀龙的诗更多表达了无奈和感慨,而李白的诗则更多表达了豪放和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李攀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