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意示怀园读书诸子兼呈家在陆先生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2:57:26

散帙初日上,钩帘受荷风。

心香相吐纳,舌本青莲通。

能宣圆妙谛,沧海回鱼龙。

鼓荡薄清景,秋阴结遥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散帙初日上,钩帘受荷风。
心香相吐纳,舌本青莲通。
能宣圆妙谛,沧海回鱼龙。
鼓荡薄清景,秋阴结遥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升的阳光透过卷帘洒在书卷上的情景,微风轻轻吹拂,带来清新的气息。诗人的心思如同香气般在书卷中弥散,舌头似乎与青莲相通,能够清晰表达深刻的道理。诗人有能力阐述深奥的真理,如同在广阔的海洋中回归鱼龙的变化。最后,诗人感受到清澈的景色在心中荡漾,秋天的阴影与遥远的山峰交织在一起。

注释:

  • 散帙:指打开书卷,散开书本。
  • 钩帘:用钩子悬挂起的帘子,通常用于遮挡阳光。
  • 心香:心中所思所感的美好情感,如同香气般散发。
  • 舌本青莲:指口才或表达能力,青莲常用来比喻高雅。
  • 圆妙谛:深奥的道理或真理。
  • 沧海回鱼龙:沧海象征广阔和变幻,鱼龙象征变化与生机。
  • 鼓荡薄清景:形容清澈的景色在心中荡漾或激荡。
  • 秋阴结遥峰:秋天的阴影与遥远的山峰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雄文,清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风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之时,表达了他在晨读时的感受与思考,书卷间的清新气息与内心的感悟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晨读时光的珍视与感悟。开头两句,"散帙初日上,钩帘受荷风",展现了晨光中的书卷,微风轻拂,带来自然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心香相吐纳,舌本青莲通”表达了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表达能力的自信,青莲象征着高雅,暗示着诗人追求高尚的品格和思想。

随后,“能宣圆妙谛,沧海回鱼龙”则揭示了诗人对哲理的探求,仿佛在说,真正的智慧和理解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沧海中的鱼龙,变化多端。最后两句“鼓荡薄清景,秋阴结遥峰”则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大自然的景象结合,描绘出一种悠远与宁静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书卷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追求高尚理想与精神境界的特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散帙初日上:晨光照耀下,书卷被打开,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钩帘受荷风:窗帘被微风轻轻托起,带来一丝清新,象征着自然的呼唤。
    • 心香相吐纳:内心的美好情感如香气般散发,与外界的环境互相影响。
    • 舌本青莲通:表达能力和思想的高雅,暗示诗人有深厚的文化修养。
    • 能宣圆妙谛:具备阐述深奥道理的能力,表明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 沧海回鱼龙:深广的海洋象征人生的无尽变化与可能。
    • 鼓荡薄清景:描绘内心的激荡与对美好景色的感受。
    • 秋阴结遥峰:秋天的阴影与遥远的山峰交织,形成一种深邃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情感比作香气,生动形象。
    • 对仗:如“散帙初日上,钩帘受荷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青莲象征高雅与智慧,沧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变化。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晨读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书卷:象征知识与智慧。
  • 阳光: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微风:象征自然的灵动与清新。
  • 青莲:象征高雅的思想与表达能力。
  • 沧海:象征生命的广阔与变化。
  • 秋阴与遥峰:象征深邃的思考与遥远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香相吐纳”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心中的美好情感
    C. 食物的香味
    D. 香料

  2. “舌本青莲通”中青莲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美丽的花
    B. 高雅的思想与表达能力
    C. 污浊的水
    D. 普通的植物

  3. 诗中的“沧海回鱼龙”表现了什么思想? A. 对海洋的热爱
    B. 人生的变化与可能
    C. 生活的平淡
    D. 对鱼类的喜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感受,但《静夜思》更偏向于思乡之情,而《晓意示怀园读书诸子兼呈家在陆先生 其二》则更注重于知识与哲理的追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本诗中晨光、微风的意象相似,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关注自然景观的变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