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

时间: 2025-01-26 07:17:54

青嶂拥晴沙。

几簇人家。

眼前桃李艳于霞。

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

烟水望中赊。

绕径桑麻。

武陵何必更浮槎。

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
——丁如琦 〔清代〕

青嶂拥晴沙。几簇人家。眼前桃李艳于霞。
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
烟水望中赊。绕径桑麻。武陵何必更浮槎。
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

白话文翻译

青翠的山峦环抱着晴朗的沙滩,几簇人家点缀其间。眼前的桃花和李花在阳光下显得比霞光还要艳丽。
不知道经过多少工夫,才酿成这样的繁华景象。
远处烟水朦胧,沿着小径是桑树和麻田。武陵的美景又何必依赖浮筏呢?
漫长的白天显得悠闲无事,只是看着蜜蜂在忙碌地飞来飞去。

注释

  • 青嶂:青翠的山峦。
  • :环绕、包围。
  • 晴沙:晴朗的沙滩。
  • 几簇:几丛、几片。
  • 桃李:这里指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费天工:耗费了多少工夫。
  • 繁华:繁荣美丽的景象。
  • 烟水:指山间的雾气和水面。
  • 武陵:指武陵春天的景色,出自《桃花源记》。
  • 浮槎:漂浮的筏子,这里隐喻游览的方式。
  • 愔愔:安静、闲适。

典故解析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桃花盛开的理想乡。诗中提及武陵,意在强调此地的宁静与美好,似乎暗示诗人对人世繁华的淡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如琦,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感,其作品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游览管社山,感受春天的气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世纷扰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是一首描绘春日山水的词作。诗中以青山、沙滩、桃李等意象为主线,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头的“青嶂拥晴沙”便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山峦环绕着沙滩,构成了一种和谐美。随后的“几簇人家”则为这幅画增添了人文气息,使得自然与人居相得益彰。

“眼前桃李艳于霞”一句,是通过对比手法表现花的色彩艳丽,显示出春天的繁华和生机。而“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则引发了对自然美的思考,诗人在赞美美丽的同时,也感慨其得来不易,暗含对人类努力的尊重。

接下来的“烟水望中赊”描绘远方的朦胧景象,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而“武陵何必更浮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淡泊,“浮槎”象征着世俗的追求,诗人认为在这美丽的地方,已无需再去追寻其他的美景,表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青嶂拥晴沙:青山环绕着晴朗的沙滩,描绘出自然的宁静之美。
    • 几簇人家: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点缀着几户人家,增添了生活气息。
    • 眼前桃李艳于霞:桃花和李花的美丽超越了霞光,展现出春天的繁华。
    • 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感叹自然之美的形成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 烟水望中赊:远处的烟水朦胧,景色如画。
    • 绕径桑麻:小径旁是桑树和麻田,显示出农耕的情景。
    • 武陵何必更浮槎:此地的美景已足够,无需再去追寻武陵的桃花源。
    • 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悠长的白天里,诗人闲适地观察忙碌的蜜蜂,表达一种无事的安宁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李的美丽比作霞光。
    • 对仗:如“青嶂”与“晴沙”,“烟水”与“桑麻”形成对称。
    • 拟人:蜜蜂的忙碌被赋予了生活的象征,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珍视,展现了人们在繁华世界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青嶂:象征自然的稳重和坚韧。
  • 晴沙:代表宁静与悠闲的生活。
  •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烟水:隐喻远方的希望与梦幻。
  • 蜂衙:象征勤劳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和李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繁华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2. 诗人对“武陵”的态度是?
    A. 渴望探索
    B. 认为不必要
    C. 感到失望
    D. 想要永远留在

  3. “烟水望中赊”中的“赊”字可以理解为?
    A. 归还
    B. 延续
    C. 透视
    D. 追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丁如琦与王维的作品均描绘自然景色,但丁如琦更注重春天的明媚与繁华,而王维则更多体现秋天的宁静与深远。王维的诗中常带有深邃的哲思,而丁如琦则表现出对生活的简单享受,二者各具魅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这些书目可为深入理解古诗词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