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芷萧条白露凝,夜深台殿起秋声。君恩何处中天月,一片清光处处明。
白话文翻译:
兰草和芷草在白露时节显得萧条,深夜里宫殿传来阵阵秋声。君主的恩德何处可寻?那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四方,清辉处处可见。
注释:
- 兰芷: 兰花和芷草,常用来形容芳香的植物。
- 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渐凉,露水增多。
- 台殿: 指宫殿的高台和殿堂。
- 秋声: 秋天的声音,可能指风声或落叶声,暗示凄凉的秋意。
- 君恩: 君主的恩德,指统治者对臣民的关爱和施恩。
- 中天月: 指高悬在空中的明月,象征着清明和高远的理想。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君恩”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达对帝王的期待与追求,反映了社会对统治者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卿子,明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其作品常体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风格清丽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万历年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景致,抒发对君主恩德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万历宫词 其四》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之景,来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君主恩德的渴望。开篇以“兰芷萧条”描写白露时节,展现出植物的凋零与秋意的浓厚,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接着“夜深台殿起秋声”,不仅是对环境的描摹,更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夜深人静之时,秋声阵阵,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孤独与无奈。
“君恩何处中天月”,此句可看作对统治者的质问,诗人渴望找到君主的恩德,却又感到无从寻觅,反映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与失望。最后一句“一片清光处处明”,则是对明月的赞美,它象征着纯净与希望,也许在幽暗的现实中,仍然存在一线光明。
整首诗通过清幽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君主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含蓄,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芷萧条白露凝: 描述白露时节,兰花和芷草的萧条之景,暗喻生命的脆弱。
- 夜深台殿起秋声: 深夜宫殿里传来的秋声,表现秋夜的寂静与凄凉。
- 君恩何处中天月: 君主的恩德在哪里?以月光象征理想的高远与明亮。
- 一片清光处处明: 明亮的月光照耀四方,象征希望与理想的普遍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 “兰芷萧条”与“白露凝”相对,形成音韵和谐的对仗结构。
- 拟人: 秋声似乎在诉说,赋予自然声音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无奈,结合秋天的萧瑟景象,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对未来的希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芷: 象征高洁与芳香,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白露: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暗示生命的脆弱。
- 秋声: 含蓄的情感,表现孤独与伤感。
- 中天月: 象征理想与希望,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露”指的是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白露
- C. 秋分
-
“君恩何处中天月”中“君恩”指的是什么?
- A. 君主的恩德
- B. 朋友的恩情
- C. 家人的爱
-
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失望
-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月亮寄托思乡之情。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借助月亮表达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秋夕》:与本诗在秋天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于描绘秋景的凄凉。
参考资料:
- 《明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