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崔丞相三首》

时间: 2025-01-27 04:04:34

麻卷扬庭久,蒲轮就道迟。

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

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

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崔丞相三首

麻卷扬庭久,蒲轮就道迟。
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
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
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长久以来,麻卷在庭前高高扬起,蒲轮在道路上行驶却显得缓慢。
虚假地传说杨绾的用心良苦,却无奈蔡谟的辞令是如此无情。
祝柱被人们嘲讽,摧毁的梁柱让人感到悲伤。
即使流传千载之后,依然能激励清白的规矩。

注释

字词注释

  • 麻卷:指用麻制成的卷帘或卷子,古代多用于遮挡阳光,寓意着长久的时光。
  • 蒲轮:指用蒲草编制的轮,古代用作交通工具,此处形容行程缓慢。
  • 杨绾:指汉朝的杨绾,以才智和直言著称。
  • 蔡谟:指汉朝的蔡谟,因其言辞激烈而著称。
  • 祝柱:古代祝愿的柱子,可能指一些祭祀的象征物。
  • 摧梁:指摧毁支柱,象征着悲哀和失落。
  • 清规:指清白的规矩,强调道德和正义。

典故解析

  • “杨绾用”与“蔡谟辞”反映了政治斗争中的智慧与谏言,展示出古代士人的无奈与悲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他在诗词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悼念崔丞相而作,崔丞相乃是一位贤良的政治家,诗中流露出对其政治理想和高洁品格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复杂与艰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刘克庄对崔丞相的哀悼和对清白政治的向往。开篇以“麻卷扬庭久”引出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历史的沉重和对崔丞相的怀念。接着提到“蒲轮就道迟”,暗喻政治的停滞与困难,显示出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奈。

诗中“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则揭示了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力感,虽然希望有贤明的政策,但往往被无情的言辞所压制。在“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现出对崔丞相的悼念,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悲惨和无奈。

最后一句“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表达了对崔丞相高洁品格的赞扬,尽管已经过去千载,但他的清白与理想仍然激励着后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麻卷扬庭久:时间的流逝,暗示对往事的怀念。
  2. 蒲轮就道迟:政治进程缓慢,隐喻当时政治环境的不顺。
  3. 虚传杨绾用:士人之言被忽视,表达对政治理想的无奈。
  4. 不奈蔡谟辞:面对无情的言辞,士人感到无力。
  5. 祝柱从渠诮:象征性的悲伤,表明对崔丞相的惋惜。
  6. 摧梁得许悲:摧毁支柱,象征着失落与悲伤。
  7. 流传千载下:历史长河中的清白和理想。
  8. 犹足励清规:崔丞相的品德激励后人追求清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麻卷和蒲轮比作时间和政治进程,增强意象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崔丞相的追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对清白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卷: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 蒲轮:象征政治的缓慢和无奈。
  • 祝柱:象征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崔丞相的哀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麻卷”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政治的稳定
    • C. 个人的情感
  2. 诗人对崔丞相的态度是?

    • A. 讽刺
    • B. 悼念
    • C. 忽视
  3. “蒲轮就道迟”表达了什么?

    • A. 行程快速
    • B. 政治的停滞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刘克庄《挽崔丞相三首》杜甫《春望》,两者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失落感,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对贤者的怀念,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