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作者: 皎然 〔唐代〕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
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描绘的长松意境深远,仿佛在千寻之高的松树中。
翠绿的树阴似乎要遮住太阳,清冷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一阵风将要吹来。
真正的松树独立于世,像高人一样修身立德。
一根松枝遥遥可折,我想向这位高人请教。
注释:
- 写得长松意:描绘出松树的意境。
- 千寻数尺中:千寻是一种长度单位,表示极高的松树。
- 翠阴:指松树的浓密树阴。
- 疑:似乎、仿佛。
- 寒色:冷清的气息。
- 生公:指高人、隐士,可能指的是画中所描绘的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字希声,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其诗作多描绘山水景物,表达对高洁品德的崇尚。
创作背景:该诗描绘了松树作为高洁象征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高人风范的赞美,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咏敡上人座右画松》通过描绘松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长松的形象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诗中提到“千寻数尺中”,展现了松树的高大与伟岸,也暗示了高人的品德与追求。诗人在“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体现了高人所处的宁静与自持。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句,直接将松树与高人相提并论,突出了高人的孤傲与高洁。最后一句“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展现了诗人对高人智慧的渴求,表现出一种敬仰与探求的情感。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既有自然的景物,又有深邃的哲理,体现了皎然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松树的高大与深邃意境,暗示内在的精神追求。
- 第二联: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一种清冷的气息,营造出高人独立的氛围。
- 第三联:点明主旨,松树与高人同样高洁,彰显高人的风范。
- 第四联:表达对高人的敬仰与求教之情,展现人对智慧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高人,强调其高洁的品德。
- 拟人:赋予松树以情感,表达其孤独与坚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高人高洁品德的赞美与向往,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长松: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翠阴:代表清幽与宁静。
- 寒色:暗示孤高与清冷,反映高人的气质。
- 高人:象征道德理想的追求者,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长松”象征着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洁品德
- C. 权力地位
-
“翠阴疑背日”中的“翠阴”指的是什么?
- A. 松树的树荫
- B. 山谷的阴影
- C. 水面的波光
-
“吾欲问生公”中“生公”指的是谁?
- A. 自然之神
- B. 高人、隐士
- C. 诗人自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邸》:林逋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皎然的《咏敡上人座右画松》与林逋的《山园小梅》均描绘了自然与高洁之人,前者强调孤独的高洁,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的内心情感。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各有侧重,构建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