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二首》
时间: 2025-01-27 04:0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似秋霜身槁枝,相逢惊怪此翁谁。能啖范丈齑盐日,曾识荆公疥癣时。不待姓名尊德齿,要知戒腊须眉。融修汉士中翘楚,商略总堪大小儿。
白话文翻译:
我的头发像秋天的霜,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树枝,偶然相遇让人惊讶,这位老人究竟是谁呢?我能吃得像范仲淹那样,日子过得清淡如盐和齑,曾经也识得荆公(荆轲)当年患疥癣的模样。我不需要名声、地位和年龄,只要知道修身养性、戒律修行就足够了。在汉代士人中,我是个翘楚,和年轻人谈论问题时,大小事情都能应对自如。
注释:
- 发似秋霜:形容头发白得像秋天的霜,暗示年纪已大。
- 身槁枝:身体瘦弱,像干枯的树枝。
- 范丈:指范仲淹,表达自己能像他那样清淡过日子。
- 荆公:指荆轲,历史上著名的刺客,暗指他当年的艰难。
- 戒腊须眉:指修身养性,强调内在的修养比外在的名声更重要。
- 融修汉士:指自己在汉代士人中出类拔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维峻,号惭愧道人,宋代诗人,以诗、词、文三方面均有成就,尤以诗歌为人所称道。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名利的看法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表达了老年人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诗歌鉴赏:
《纵笔二首》通过对年老体衰的自我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开篇即以“发似秋霜”勾勒出衰老的形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叹息。然而,随之而来的“能啖范丈齑盐日”则逆转了这种消极的情绪,表达了诗人虽年迈却仍能保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范仲淹和荆轲,不仅是诗人自我修养的参照物,更是他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与历史的对比,刘克庄强调了内在的修炼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才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而非外在的名声和地位。
整首诗的情感流露自然,既有沉重的思考,又透出一丝轻松与幽默,展示了诗人超然的心态和深邃的智慧。最后一句“融修汉士中翘楚”则总结了诗人对自身的认知与定位,展现出一种自信和从容的气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发似秋霜身槁枝:形容老态,反映岁月无情。
- 相逢惊怪此翁谁:表达他人对自己衰老的惊讶。
- 能啖范丈齑盐日:表明自己能过得清淡,像范仲淹一样。
- 曾识荆公疥癣时:提到荆轲,暗示自己经历过艰难时光。
- 不待姓名尊德齿:强调内在修养比名声更重要。
- 要知戒腊须眉:指修身养性,关注内心。
- 融修汉士中翘楚:自信地称自己是汉代士人中的佼佼者。
- 商略总堪大小儿: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可以应对自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头发比作秋霜,形象生动。
- 对仗:如“发似秋霜”与“身槁枝”,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典故:通过提及范仲淹和荆轲,为诗歌增添历史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内在修养与人格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霜:象征衰老、失去青春。
- 槁枝: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盐与齑: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 荆公: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勇气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克庄的“发似秋霜”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青春常在
- B. 生命的脆弱与衰老
- C. 对名利的追求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范仲淹代表了哪种生活态度?
- A. 享乐主义
- B. 淡泊明志
- C. 追求功名
- 答案:B
-
“不待姓名尊德齿”意在强调什么?
- A. 名声的重要性
- B. 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 C. 年龄的价值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反思,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这种对比揭示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关注点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