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园亭》

时间: 2025-01-24 07:32:11

淮南亭榭好,觉此逾清芬。

谢树齐森玉,吴峰半出云。

酬花淹日暮,吟雨坐宵分。

明发湖西客,尊前谁念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氏园亭
作者: 符锡〔明代〕

淮南亭榭好,觉此逾清芬。
谢树齐森玉,吴峰半出云。
酬花淹日暮,吟雨坐宵分。
明发湖西客,尊前谁念群。


白话文翻译:

这座位于淮南的亭子真好,感到比这里的空气更清新芬芳。
谢家树木正如同青玉般整齐,吴山的峰峦一半隐没在云雾之中。
在日暮时分,和花儿酬唱,雨中吟诗,坐在夜的交替时分。
明天我将成为湖西的客人,酒杯前又有谁会想起我的众多朋友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淮南:指淮河以南地区,以风景秀丽著称。
  • 亭榭:指亭台楼阁,形容园林建筑。
  • 谢树:指谢家种植的树木,多指梅花等。
  • 吴峰:指吴地的山峰,代表江南的自然风光。
  • 酬花:指与花朵交流,或饮酒作诗。
  • 明发:指明天的启程。
  • 尊前:酒杯前,表示饮酒的场合。
  • 念群:思念朋友们。

典故解析:

  • 谢家树:或指谢家种梅,表现江南名士的文化背景。
  • 吴山:常用于描写江南的美丽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符锡,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是文人雅士重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人常在园林中吟咏,借景抒怀。


诗歌鉴赏:

《王氏园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淮南的亭子中,感受到周边环境的优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淮南亭榭好,觉此逾清芬”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展现了亭子优雅的气氛,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怡人的境界。

接着“谢树齐森玉,吴峰半出云”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园景的生动与层次,谢家的树木如玉般整齐,吴山的峰峦则隐没在云雾中,形成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通过对比,诗人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酬花淹日暮,吟雨坐宵分”中,诗人以花为友,在日暮时分与之对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最后的“明发湖西客,尊前谁念群”则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无奈,明天将离开,面对酒杯,心中不禁想起那些久别的朋友,情感深邃而感伤。

整首诗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交织着诗人的内心情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谊的珍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南亭榭好,觉此逾清芬:描写亭子的优雅以及环境的清新。
  2. 谢树齐森玉,吴峰半出云: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江南的自然美。
  3. 酬花淹日暮,吟雨坐宵分:描写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享受生活的闲适。
  4. 明发湖西客,尊前谁念群: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即将离开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森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谢树齐森玉,吴峰半出云”,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与花对饮,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思念,体现了文人生活的闲适与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亭榭:象征宁静与美好。
  • 谢树:代表了名士与文化的传承。
  • 吴峰:象征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 :象征友谊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环境主要位于哪个地方?

    • A. 淮北
    • B. 淮南
    • C. 江北
    • D. 江南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与自然交流?

    • A. 吟诗作对
    • B. 画画
    • C. 跳舞
    • D. 唱歌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疲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符锡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