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一八○》

时间: 2025-01-11 05:11:04

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

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

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惭愧好意根,无自亦无他。
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
常居清静地,知有不能过。
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

白话文翻译:

感到惭愧的善念是根本,没有自身也没有他人。
没有自身的污垢,也没有外在的尘埃附加。
常常居住在清净的地方,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逾越的。
往日的恶知识,总是见到阿弥陀。

注释:

  • 惭愧:心中感到羞愧。
  • 好意根:善良的根基或本性。
  • 无自:没有自我。
  • 无他:没有他者。
  • 无垢:没有污垢。
  • 无他尘:没有外在的尘埃。
  • 常居:常常居住。
  • 清静地:清净之地,指内心的宁静。
  • 不能过:无法超越或逾越。
  • 恶知识:指不良的知识或教导。
  • 阿弥陀: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象征着慈悲与救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哲理和禅宗思想为主,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一个禅宗盛行的时期,作者通过诗句表达对内心清净与自我反省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思想的重视。

诗歌鉴赏:

《诗偈 其一八○》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清净的态度。开头的“惭愧好意根”表明了诗人对自身善念的反思,似乎在探讨善良的本源和自我认知的关系。在“无自亦无他”的描述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表达出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接下来的“无自身无垢,无他尘不加”则展现了对内心清净的追求,指向一种理想的境界,在那里没有污垢和尘埃的干扰,反映出一种禅宗的清静思想。诗中提到的“常居清静地”,在佛教中被视为一种理想的修行状态,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诗的结尾“旧时恶知识,总见阿弥陀”则是一种对过去教导的反思,阿弥陀佛在这里象征着慈悲和救赎,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内心的修行与反思,找到通往解脱的道路。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禅宗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惭愧好意根:感到羞愧的善意是根本所在。
  2. 无自亦无他:在这种心态下,自我和他人都不存在。
  3. 无自身无垢:内心没有自我的污垢。
  4. 无他尘不加:外在的尘埃也不会增添。
  5. 常居清静地:常常栖息在清静的地方。
  6. 知有不能过:明白有些事情是无法超越的。
  7. 旧时恶知识:过去的恶劣知识。
  8. 总见阿弥陀:总是能见到阿弥陀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自亦无他”与“无自身无垢”,形成对称的结构。
  • 象征:阿弥陀佛象征着救赎与慈悲,体现佛教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净内心的追求与自我反省,探讨了人性的善恶,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展示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静地: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阿弥陀:象征着慈悲、救赎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弥陀”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慈悲与救赎
    C. 财富
    答案:B

  2. 诗中“无自亦无他”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强调个体的重要性
    B. 反映超越自我与他者的境界
    C. 提倡物质享受
    答案:B

  3. “常居清静地”表示什么? A. 追求外在的财富
    B. 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C. 社交活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意境,而庞蕴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反思。两者都传达了对清静与自然的向往,但庞蕴更为抽象,强调内心的修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禅宗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