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刚密迹
牙如剑树目如灯,
电烁妖魔法不生。
千圣出头难插足,
普庵也道我也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强大的法力,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自己的修行和对妖魔的克制。诗中提到“牙如剑树”,形容自己的法力如同锋利的剑,目光如同明亮的灯,能够照亮黑暗,驱散妖魔。诗人自信地表示,虽然千圣之人难以插足这个领域,但普庵也能做到这一点,显示出自己对修行成果的骄傲。
注释
- 牙:指法力或威力,形容锋利。
- 剑树:比喻锋利如剑的法力。
- 目如灯:形容目光明亮,能够看穿妖魔的本质。
- 电烁:形容如电光般的闪烁,快速而有力。
- 千圣:指众多的圣人,暗示修行者的稀有与高深。
- 普庵:指普庵禅师,传说中的高僧,象征着修行的高深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印肃,宋代高僧,精通佛理,被认为是当时的禅宗大师之一。他的诗歌多以佛教思想为主,体现出对修行的深入理解与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与磨难,借此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法力的自信与骄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佛教界对于妖魔的斗争和对修行成果的认同。
诗歌鉴赏
《金刚密迹》是一首充满力量与信念的诗,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妖魔的制约与自我修行的自信。开篇“牙如剑树目如灯”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与强大的法力,既是对自身修为的认可,也是对妖邪势力的强烈警告。接下来的“电烁妖魔法不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以电光火石般的速度和力量,表明了妖魔在面对此种法力时根本无法生存。
在诗的后半部分,“千圣出头难插足”表达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高深,即便是众多圣人也难以涉足,而“普庵也道我也能”则展示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暗示着他对自己修行成果的肯定,以及对佛教精神的坚定信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自信,兼具哲理和艺术美感,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牙如剑树:以“牙”喻法力,形容其威力犹如锋利的剑,寓意强大。
- 目如灯:形容目光明亮,能够洞察一切。
- 电烁妖魔法不生:用“电烁”形容法力的迅速与强烈,表示妖魔在其面前无处遁形。
- 千圣出头难插足:暗示修行之路的艰难,许多圣人都难以深入。
- 普庵也道我也能:自信地表明自己修行的能力,强调了自身的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牙如剑树”比喻法力的强大。
- 拟人:妖魔被描述为有生命的存在,强调其对法力的恐惧。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修行的力量与自信,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妖魔的压制,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内心修行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剑:象征力量与剖析,表明法力的锋锐。
- 灯:象征智慧与明亮,代表对真理的追求。
- 电:象征速度与力量,强调法力的迅猛。
- 妖魔:象征邪恶与障碍,代表修行路上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牙如剑树”意指什么? A. 诗人的牙齿
B. 法力的强大
C. 树木的形状
答案:B -
“普庵也道我也能”表达了什么? A. 普庵的自信
B. 诗人的谦逊
C. 修行的困难
答案:A -
这首诗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金刚密迹》更侧重于内心的修行与力量的展现,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愁。两者在主题上有明显的差异,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在各自领域中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禅宗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