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 咏灯》
时间: 2024-09-19 20:5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 咏灯
作者: 李佩金 〔清代〕
可奈黄昏时候。袅袅香萦金兽。
翠帐侵寒,云屏摇影,一点疏花欲溜。
含嗔轻叩。问小婢风帘下否。
独背银釭枕手。只解照人僝僽。
卸髻将眠,拈毫又起,长夜拨残红豆。
为谁孤瘦。听滴尽更更玉漏。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真令人惆怅。香气缭绕着金狮子。
翠色的帐子侵袭着寒意,云层的屏风摇动着影子,
一朵稀疏的花似乎要凋落。
轻轻带着些许不满敲门,问小婢在风帘下是否安好。
我独自一人,手枕着银色的灯,只能照亮自己,
卸下发髻准备入睡,却又拿起笔来,长夜拨弄着剩余的红豆。
我这一番孤独又瘦弱,究竟是为了谁?听着滴水声,
时光在更替中缓缓流逝。
注释
- 剔银灯: 剔,意为点亮;银灯指的是一种灯具,形状可能像银色的灯笼。
- 袅袅香萦金兽: 袅袅,形容香气缭绕;金兽,指的是金色的装饰物或器具。
- 翠帐: 翠色的帐子,表示一种华丽的装饰。
- 卸髻: 卸下发髻,准备休息。
- 红豆: 象征思念,常用来表达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佩金,清代诗人,擅长描写女性情感和生活,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与士女之情。其诗词常以细腻、婉约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佩金的某个黄昏时分,表达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剔银灯》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黄昏时分的氛围。开头的“可奈黄昏时候”便引入了一个惆怅的情境,让人感受到黄昏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描绘了香气缭绕的场景,金兽的出现则增添了一种奢华感,但在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内心的寂寞。
“独背银釭枕手”一句,将诗人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银灯的光芒只能照亮自己,似乎在暗示诗人对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孤独。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卸下发髻,准备入眠,却又拿起笔,长夜中拨弄着红豆,这一细节流露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思考。
最后,诗人的“为谁孤瘦”更是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质疑着自己的孤独与瘦弱究竟是为了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奈黄昏时候: 引入情境,表现黄昏的惆怅。
- 袅袅香萦金兽: 描写香气的环绕,金兽象征奢华,但也暗示孤独。
- 翠帐侵寒: 华美的帐子带来的寒意,反衬出内心的冷清。
- 云屏摇影: 细腻的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 一点疏花欲溜: 花瓣的凋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含嗔轻叩: 带着不满的轻叩,体现出诗人的不安。
- 问小婢风帘下否: 关心身边的人,却又觉得孤独。
- 独背银釭枕手: 独自一人,银灯照亮自己,体现内心的孤独。
- 只解照人僝僽: 只能照亮自己,表现出对外界的隔绝。
- 卸髻将眠: 准备休息,放下日常的繁忙。
- 拈毫又起: 重新拿起笔,表现内心的纠结。
- 长夜拨残红豆: 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寄托。
- 为谁孤瘦: 质问自己的孤独,为谁而存在。
- 听滴尽更更玉漏: 听着时间的流逝,感受到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 “银釭”比喻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拟人: “滴尽更更玉漏”赋予时间以生命,表现其无情。
- 对仗: 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呈现出一种细腻而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黄昏: 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 香气: 代表着美好与奢华,但也暗示着内心的苦闷。
- 银灯: 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却又是孤独的象征。
- 红豆: 传统上象征思念与情感寄托,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剔银灯》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
诗中提到的“银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孤独
C. 爱情
D. 友谊 -
诗歌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孤独与思考
D. 事业成功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王翰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描写孤独与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 《春望》: 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示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李佩金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