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时间: 2025-01-11 21:48: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同公素赋,侑歌者以七急拍七拜劝酒)
作者: 毛滂 〔宋代〕
帘下风光自足。春到席间屏曲。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花映酃湖寒绿。
汨罗愁独。又何似红围翠簇。
聚散悲欢箭速。不易一杯相属。
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
罗熏绣馥。锦瑟畔低迷醉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宴会场景,帘子下的美景让人心满意足。春天到了,宴席上的屏风曲折如歌,瑶瓮里的酒液酥融,举杯的欢闹如蚂蚁般喧闹,花影映在清冷的酃湖上。
我独自感到愁苦,就像汨罗江边的诗人一样。与红围绿衬的美丽景象相比,我的愁苦又有何似呢?
人们的聚散和悲欢像箭一样飞快,一杯酒的情谊并不容易相联。频频剔亮银灯,耳边响起牙板声,还有美酒龙膏可以续杯。
罗绣飘香,锦瑟旁我却沉醉得迷迷糊糊。
注释:
- 剔银灯:指用银色的灯笼照明,象征着宴会的气氛。
- 瑶瓮:盛酒的器具,意指美酒。
- 羽觞:形容酒杯轻巧,举杯饮酒。
- 酃湖:指湖泊的清凉和幽静。
- 汨罗:指汨罗江,典出屈原,常常用来表达离愁。
- 龙膏:美酒的别称,形容酒的珍贵。
- 锦瑟:一种乐器,此处用作象征美好的音乐和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华,号青丘,宋代词人,擅长词,尤以其风格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宴席之上,结合春天的气息和酒宴的欢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对美酒和友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毛滂的《剔银灯》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春天宴会上欢聚的场景。诗的开头以“帘下风光自足”引出宴会的氛围,描写了席间的景色与欢乐。诗中用“瑶瓮酥融,羽觞蚁闹”生动地表现出酒杯间的喧闹与热闹,令人仿佛置身于那欢快的氛围之中。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又引入了“汨罗愁独”这一情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尽管外界的繁华热闹,内心的孤独却无法抹去。接着,诗人提到“聚散悲欢箭速”,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饮酒相伴的短暂性,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欢乐。
最后几句“频剔银灯,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则将宴会推向高潮,酒的美味与音乐的悠扬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愉悦却又略显迷离的氛围。整首诗在欢愉与愁苦之间游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下风光自足”:开篇描绘了宴会的美丽景致,充满自足的喜悦。
- “春到席间屏曲”:春天的气息在宴席上弥漫,屏风上的曲线增添了气氛。
- “瑶瓮酥融,羽觞蚁闹”:酒的香醇与热闹的场景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欢聚的气氛。
- “花映酃湖寒绿”:花影在湖水中映衬,营造出一幅静谧优雅的画面。
- “汨罗愁独”:诗人感到孤独,暗指离愁。
- “又何似红围翠簇”:与美丽的景象相比,自己的愁苦显得更加深刻。
- “聚散悲欢箭速”:人生的聚散如箭般迅速,强调珍惜当下。
- “不易一杯相属”:酒的情谊难以维系,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频剔银灯”:频频点亮银灯,象征着对欢乐的期待。
- “别听牙板,尚有龙膏堪续”:听着悦耳的乐声,继续饮酒。
- “罗熏绣馥”:香气四溢,锦瑟旁的迷醉描绘了醉酒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瓮酥融”,通过美酒的比喻来增强诗的氛围。
- 对仗:如“聚散悲欢箭速”,对称的结构使诗更具节奏感。
- 意象:如“花映酃湖寒绿”,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欢乐与孤独”的交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流露出生活的哲理及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灯:象征宴会的热闹与欢愉。
- 瑶瓮:代表美酒,象征生活的美好。
- 汨罗:暗示离愁,表现内心的孤独。
- 锦瑟:象征美好的音乐,营造愉悦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剔银灯》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毛滂
C. 苏轼
D. 杜甫 -
诗中“频剔银灯”的意思是什么?
A. 点亮银灯
B. 切割银灯
C. 购买银灯
D. 关闭银灯 -
诗中提到的“汨罗愁独”指的是?
A. 喜悦
B. 孤独
C. 繁忙
D. 兴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同样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孤独的感受,但李白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然的交融,而毛滂的《剔银灯》则将焦点放在了宴会的热闹与人际间的情感联系上,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