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时间: 2025-01-27 04:17:10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春阶下笋芽生,
厨里霜虀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
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
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
鬓间秋色两三茎。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来,台阶下的笋芽开始生长,
厨房里冰霜剁碎了旧罂粟。
时常绕着麦田寻找野菜,
勉强在僧舍里煮些山间的羹汤。
如果园子没有雨水滋润,又何必叹息呢?
我与时局不合,只好退耕休耕。
想要看年华的变化,自有它的去处,
但我鬓角的秋色已经显现出两三根白发。

注释:

  • 新春:指新年或春天的开始。
  • :台阶。
  • 笋芽:竹笋的芽。
  • 霜虀:霜冻后剁碎的食物。
  • 旧罂:旧的罂粟罐。
  • 野荠:一种野生植物,常用于食用。
  • 强为:勉强做某事。
  • 僧舍:僧侣居住的地方。
  • 煮山羹:熬制山野间的羹汤。
  • 无雨润:没有雨水滋润。
  • 身与时违:与时局相违背。
  • 退耕:停止耕作。
  • 年华:指光阴、岁月。
  • 鬓间秋色:指头发变白,象征衰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及社会时事,作品在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晚年,时值久旱,农作物歉收,诗人借种菜之事抒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局和自身境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通过描绘种菜的景象,传达了他对自然、生活、岁月流逝的深刻感慨。整首诗的基调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诗中“新春阶下笋芽生”一语,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厨里霜虀倒旧罂”则反映出生活的困苦,暗示着年景的凶险与不如意。

“时绕麦田求野荠”表达了诗人不得不依靠野菜维持生计的无奈,这里反映出一个农人的艰辛与对生存的渴求。而“强为僧舍煮山羹”则将这种无奈再次升华,表现了人在逆境中仍试图寻找一点温暖与慰藉。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我与时代的关系。“园无雨润何须叹”一语,直接表明了他对时局的无能为力,接着“身与时违合退耕”则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最后两句“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不仅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也隐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接受。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展现了苏轼深厚的生活哲学与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春阶下笋芽生:描绘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新的开始。
  2. 厨里霜虀倒旧罂:生活的困苦,暗示着食物的匮乏。
  3. 时绕麦田求野荠:为了生存四处寻找替代食物,体现出艰辛。
  4. 强为僧舍煮山羹:在逆境中寻找微薄的慰藉。
  5. 园无雨润何须叹:表达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无奈。
  6. 身与时违合退耕:对现实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放弃。
  7. 欲看年华自有处: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岁月自有去处。
  8. 鬓间秋色两三茎:象征衰老,反映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鬓间秋色”来比喻年华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农人生活的艰辛与对时局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岁月的思考与无常的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笋芽:象征新生与希望。
  2. 霜虀:暗示生活的困境与艰辛。
  3. 野荠:生存的依靠,体现出对生活的坚韧。
  4. 山羹:简单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朴实的追求。
  5. 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春阶下笋芽生”是什么意思?
    A. 春天来了,竹笋开始生长
    B. 冬天结束了,万物复苏
    C. 竹子开花了
    D. 以上都不对

  2. “厨里霜虀倒旧罂”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生活的困苦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野荠”是指什么?
    A. 一种草药
    B. 一种野菜
    C. 一种花
    D. 一种树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时局与个人境遇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主题: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 风格:苏轼的诗更具生活气息,包含更多的社会背景,而陶渊明则更为理想化,追求隐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唐宋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