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

时间: 2025-01-27 03:20:11

屋雪号风苦战贫,纸窗迎日稍知春。

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对芙蓉城里人。

昨想玉堂空冷彻,谁分银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东南角,正看归鸿作小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
苏轼 〔宋代〕
屋雪号风苦战贫,
纸窗迎日稍知春。
正如薝蔔林中坐,
更对芙蓉城里人。
昨想玉堂空冷彻,
谁分银榼送清醇。
海山知有东南角,
正看归鸿作小颦。

白话文翻译:

在这寒冷的冬日,屋外雪花飞舞,狂风呼啸,真是令人感到生活的困苦;透过纸窗,迎接阳光的照耀,稍微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就像坐在薝蔔林中那样,眼前又看到了与我相对的芙蓉城中的人。昨晚我想起空旷的玉堂,冷得透彻,谁来分我这银杯中的清酒呢?海山之处,东南的方向又有谁知道?只见归鸿在空中轻轻掠过,似乎在微微皱眉。

注释:

  • 屋雪号风:形容屋外的雪和风声,带有“苦战贫”的意味,表现了生活的艰辛。
  • 纸窗:窗户用纸糊成,代表简陋的居住条件。
  • 薝蔔:一种植物,常用作比喻。
  • 芙蓉城:指代繁华的城市,象征生活的热闹与喧嚣。
  • 玉堂:指代富丽堂皇的房屋,表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银榼:银制的酒杯,象征清酒的珍贵。
  • 归鸿:归来的候鸟,象征思乡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以其清新自然、真情流露而著称,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正月,正值严冬,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又渴望温暖的春天。通过与友人相聚,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苏轼的《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屋雪号风苦战贫”,生动描绘出了一幅寒冷、孤寂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困境的无奈与抗争。接着,诗人透过“纸窗迎日稍知春”展现出一种对温暖的渴望,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

“正如薝蔔林中坐,更对芙蓉城里人”,在这一句中,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能够与友人共享欢乐。这种友谊的温暖在寒冷的冬日中显得尤为珍贵。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热闹,甚至感叹“玉堂空冷彻”,使得人对比现实的孤独与过去的辉煌倍感惆怅。

最后两句“海山知有东南角,正看归鸿作小颦”则带有一种哲思,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归鸿象征着归乡与思念,暗示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惘。整首诗在描绘生活艰辛的同时,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苏轼诗歌的独特魅力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屋雪号风苦战贫:描绘了寒冬中的生活艰辛。
  2. 纸窗迎日稍知春:透过窗户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 正如薝蔔林中坐:比喻身处困境却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
  4. 更对芙蓉城里人:与友人相聚,体现生活的温暖。
  5. 昨想玉堂空冷彻:回忆往昔的繁华与空寂。
  6. 谁分银榼送清醇:渴望有人来分享美酒。
  7. 海山知有东南角:感慨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8. 正看归鸿作小颦:以归鸿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薝蔔林”与“芙蓉城”比喻生活的对比。
  • 拟人:归鸿被赋予了情感,表达思乡之情。
  • 对仗:诗中各联之间有对仗工整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冬日的生活,展现了人在困境中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温暖与美好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寒冷、孤独与艰辛。
  2. :象征希望与温暖。
  3. 薝蔔:象征自然与生活的简单美。
  4. 芙蓉:象征繁华与喧嚣。
  5. 玉堂:象征富裕与美好生活。
  6. 归鸿:象征思乡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纸窗迎日稍知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冬天的厌恶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过去的怀念

  2. 诗中“海山知有东南角”反映了什么主题? A. 乡愁
    B. 友情
    C. 自然
    D. 生活的无常

答案:

  1. A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诗相比,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流露,而苏轼则显得更为细腻与内敛。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