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滩 王士祯 〔清代〕 兵书峡口石横流,怒敌江心万斛舟。 蜀舸吴船齐著力,西陵前去赛黄牛。
白话文翻译:
兵书峡口,巨石横亘水流,江心怒涛对抗着万斛之舟。 蜀地的船只与吴地的船只齐心协力,向西陵前进,比拼着黄牛的勤劳。
注释:
字词注释:
- 兵书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一险峻的峡谷。
- 石横流:指巨石横亘在水中,阻碍水流。
- 万斛舟:形容船只载重量极大。斛,古代容量单位。
- 蜀舸吴船:指来自蜀地和吴地的船只。蜀,今四川一带;吴,今江苏一带。
- 齐著力:齐心协力。
- 西陵:地名,今湖北宜昌市附近。
- 赛黄牛:比喻勤劳竞赛,黄牛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勤劳。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赛黄牛”可能隐含了对勤劳美德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纳兰性德、朱彝尊并称“清初三大家”。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行舟的景象,通过“兵书峡”的险峻和船只的齐心协力,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与勤劳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上行舟为背景,通过描绘“兵书峡”的险峻和船只的齐心协力,展现了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团结与勤劳精神。诗中“兵书峡口石横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峡谷中巨石横亘、水流湍急的景象,为后文的船只齐心协力铺垫了背景。“蜀舸吴船齐著力”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同地域船只的团结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最后“西陵前去赛黄牛”以黄牛的勤劳为喻,赞美了船员们的勤劳与拼搏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饱满,体现了王士祯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兵书峡口石横流”:描绘了峡谷中巨石横亘、水流湍急的景象,为后文的船只齐心协力铺垫了背景。
- “怒敌江心万斛舟”:形容江心怒涛对抗着载重量极大的船只,突出了行舟的艰险。
- “蜀舸吴船齐著力”:强调了不同地域船只的团结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 “西陵前去赛黄牛”:以黄牛的勤劳为喻,赞美了船员们的勤劳与拼搏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赛黄牛”比喻勤劳竞赛。
- 拟人:“怒敌江心”赋予江水以人的情感,形容江水的汹涌。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江上行舟的景象,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与勤劳精神,赞美了船员们的勤劳与拼搏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书峡:险峻的峡谷。
- 石横流:巨石横亘水中。
- 万斛舟:载重量极大的船只。
- 蜀舸吴船:来自蜀地和吴地的船只。
- 赛黄牛:勤劳竞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兵书峡口石横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峡谷中巨石横亘、水流湍急 B. 船只齐心协力 C. 勤劳竞赛 答案:A
-
“蜀舸吴船齐著力”中的“蜀舸”和“吴船”分别指什么? A. 蜀地的船只和吴地的船只 B. 蜀地的山和吴地的河 C. 蜀地的风和吴地的雨 答案:A
-
“西陵前去赛黄牛”中的“赛黄牛”比喻什么? A. 勤劳竞赛 B. 船只载重量极大 C. 峡谷中巨石横亘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江上行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士祯《新滩》与杜甫《登高》: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士祯的诗更注重表达团结与勤劳精神,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士祯诗集》:收录了王士祯的诗歌作品,是了解其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王士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是了解其诗歌创作背景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