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时间: 2025-01-10 23:17:56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作者:王士祯 〔清代〕

傅寿清歌沙嫩箫, 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 不见青溪长板桥。

白话文翻译:

傅寿的清歌与沙嫩的箫声, 红牙与紫玉在夜晚相邀共赏。 如今明月依旧,却空如水面, 再也见不到青溪上的长板桥。

注释:

  • 傅寿:指傅玄,字寿,南朝宋文学家,此处借指歌者。
  • 沙嫩:指沙叱利,唐代著名乐师,此处借指箫手。
  • 红牙:红色的象牙,此处指用红牙制作的乐器。
  • 紫玉:紫色的玉石,此处指用紫玉制作的乐器。
  • 青溪:河流名,位于南京秦淮河附近。
  • 长板桥:青溪上的一座桥,此处指代过去的繁华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表达情感。此诗选自《秦淮杂诗》二十首,反映了作者对秦淮河畔旧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文人多怀旧,对过去的繁华景象有着深深的怀念。王士祯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秦淮河畔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昔日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中“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描绘了昔日秦淮河畔的歌舞升平,而“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则表达了现实的凄凉和对过去的追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傅寿清歌沙嫩箫:傅寿的清歌与沙嫩的箫声,描绘了昔日秦淮河畔的歌舞升平。
  2. 红牙紫玉夜相邀:红牙与紫玉在夜晚相邀共赏,进一步描绘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3. 而今明月空如水:如今明月依旧,却空如水面,表达了现实的凄凉。
  4. 不见青溪长板桥:再也见不到青溪上的长板桥,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空如水”,将明月的孤寂比作空荡的水面,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秦淮河畔昔日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全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傅寿清歌:象征昔日的歌舞升平。
  • 沙嫩箫:象征昔日的音乐盛况。
  • 红牙紫玉:象征昔日的繁华景象。
  • 明月空如水:象征现实的凄凉。
  • 青溪长板桥: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傅寿”指的是谁? A. 傅玄 B. 沙叱利 C. 王士祯 D. 李白

  2. “红牙紫玉夜相邀”中的“红牙”和“紫玉”分别指什么? A. 红色的象牙和紫色的玉石 B. 红色的玉石和紫色的象牙 C. 红色的乐器和紫色的乐器 D. 红色的宝石和紫色的宝石

  3. 诗中“明月空如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凄凉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泊秦淮》:通过对秦淮河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牛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杜牧《泊秦淮》与王士祯《秦淮杂诗》:两者都通过对秦淮河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士祯诗集》
  • 《清代诗歌选》
  • 《秦淮河畔的文学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