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思乡
夕阳云树。阅尽古今离别绪。
荒草寒芜。半是离人泪染枯。
数声风笛。唤起乡心归未得。
雁过遥空。不带南来书一封。
白话文翻译
夕阳映照着云树,
我读尽古今离别的愁绪。
荒草在寒风中萧瑟,
其间半是离人泪水染成的枯黄。
几声风中传来的笛声,
唤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却始终无法归去。
大雁飞过遥远的天空,
却没有带来南方的书信。
注释
- 夕阳云树:夕阳照射在云朵和树木上,描绘了一个黄昏的景象。
- 阅尽古今离别绪:经历了古今的离别之情,表达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 荒草寒芜:荒凉的草地和寒冷的景象,象征着凋零和萧索。
- 半是离人泪染枯:离人的眼泪浸染了枯黄的草木,体现了思乡的痛苦。
- 数声风笛:几声笛声在风中飘荡,引发乡愁。
- 唤起乡心归未得:唤起对故乡的思念,却仍然无法回去。
- 雁过遥空:大雁飞过遥远的天空,象征着远行与期待。
- 不带南来书一封:没有带来南方的消息,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丽融,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离散的时期,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思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思乡诗。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首句“夕阳云树”以夕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落寞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的离别。接着,诗人以“荒草寒芜”形容眼前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萧条与凋零的感觉,暗示着心中对故乡的惦念。
在描写中,诗人通过“数声风笛”唤起对故乡的思念,笛声既是一种外在的声音,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呼唤,显示出思乡情绪的复杂性与深刻性。然而,“归未得”则隐含着无奈与无助,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却无法实现的痛苦。最后,“雁过遥空”更是点明了思乡的孤独,大雁象征着迁徙与归属,但这里却没有带来任何消息,拉长了思乡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形成了一种悲伤而又美丽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阳云树:描绘了黄昏的宁静,暗示着结束与离别。
- 阅尽古今离别绪:表达了诗人经历过的离别之苦,历史的沉重感。
- 荒草寒芜:与“夕阳”形成对比,显示出一种凋零与无情。
- 半是离人泪染枯:强调情感的沉重,离人泪水使得草木显得更加凄凉。
- 数声风笛:笛声如同乡音,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 唤起乡心归未得:思乡的感情强烈,却无法归去,表达了无奈。
- 雁过遥空:象征着远行与归属,却又带来孤独的感觉。
- 不带南来书一封:表达对故乡的渴望与对消息的期待,最终却是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将风笛与乡心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 云树: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反衬出离愁。
- 荒草:象征着凋零与孤独,体现了思念的苦涩。
- 风笛:传达出乡音与思乡之情。
- 雁:象征迁徙与归属,但同时也带来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夕阳云树”意指: A. 清晨的景象
B. 黄昏的景象
C. 晚上的景象
D. 白天的景象 -
“数声风笛”主要表现了: A. 音乐的美好
B. 乡愁的唤起
C. 自然的宁静
D. 生活的忙碌 -
诗中提到的“雁”象征: A. 归属与孤独
B. 喜悦与幸福
C. 繁忙与奔波
D. 友谊与团聚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愁》余光中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月光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
- 《乡愁》:余光中的作品通过更现代的视角,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具有更强的时代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