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边竹枝词(七首)
石筏横津蛟莫窥,近山张弩或眠旗。
侬作神衫与神女,祈水祈风郎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象:石筏横在渡口,不允许蛟龙窥视;在近山之上,张弩的旗帜可能在休息。诗人以神衣为神女祈求水和风,然而心爱的郎君却对此毫不知情。
注释:
- 石筏:用石块搭成的筏子,通常用于渡江。
- 横津:横在渡口,意指阻挡渡行的船只。
- 蛟:传说中的一种龙,象征水中的威胁。
- 张弩:弩是古代的一种射击武器,这里比喻准备好的状态。
- 神衫:神女的衣服,象征神秘的力量。
- 祈水祈风:祈求水流畅通和风和日丽。
- 郎不知:心爱的男子对此毫不知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逢是元代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描绘江河湖泊的美景。王逢的诗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初期,诗人在此背景下以自然景观为切入点,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奈。
诗歌鉴赏:
《江边竹枝词》是一首描绘江边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世界。开篇的“石筏横津蛟莫窥”,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紧张的画面,石筏的存在似乎在警示着潜在的危险,暗含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深思。而“近山张弩或眠旗”则通过对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平静的等待。
接下来的“侬作神衫与神女”,则引入了对神女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盼。最后一句“祈水祈风郎不知”,透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尽管诗人祈求自然的赐福,却仍然无法得到心爱之人的关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令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筏横津蛟莫窥:描绘出江边的石筏,横在渡口,暗示着蛟龙的威胁和对安全的警惕。
- 近山张弩或眠旗:近山上的弓箭似乎在静止,表示一种安宁的状态。
- 侬作神衫与神女:诗人为神女制作神衣,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祈水祈风郎不知: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无奈与渴望,尽管祈求风调雨顺,郎君却毫不知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神衫”象征着对爱情的期盼。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柔美而又感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筏:象征着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蛟:代表潜在的危险与威胁。
- 神衫:象征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 郎:代表心爱的对象,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蛟”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传说中的龙
C. 一种鸟
D. 一种草 -
诗中的“祈水祈风”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大自然的敬畏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战争的思考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王逢的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王逢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壮丽的山水与哲理思考。王逢的作品更为细腻柔和,李白则豪放洒脱,两者风格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比较与研究。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逢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