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山大松歌》
时间: 2025-01-26 02:58: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闾山大松歌
作者: 王柘 〔清代〕
盘古氏前生此松,栋材未入唐尧宫。
孙枝早受大夫爵,祖干自匿高人踪。
太古甲子不记忆,曾见十二山初封。
松高一层一千尺,五层已跨山尖峰。
七层拔起势不歇,再长将与天门通。
倒身不瞰根托地,半截纯积烟重重。
仙真来斸茯苓白,鬼物时守虎魄红。
雨夜辄化老龙去,游戏飞到东海东。
归来天晓鳞甲湿,尚带海气青冥濛。
东丹王子藏书日,盘桓几度闲支筇。
耶律相公吟诗处,歌声定杂寒涛中。
医闾万古不改色,古人可惜今难逢。
我今来此喜相值,见所未见惊双瞳。
愿携枕簟卧朝夕,消受谡谡清凉风。
从赤松游意已足,何必十八为三公。
白话文翻译
在盘古时代就生长着这棵松树,它的木材尚未被用作唐尧的宫殿。
它的孙枝早已获得大夫的爵位,祖先则隐匿于高人的踪迹中。
太古的甲子岁月已无法记忆,曾见过十二座山的初次封印。
这棵松树高达一千尺,五层已经跨越了山的尖峰。
七层拔起的势头不断,若再长高将与天门相通。
它倒下时不看根部扎在地面,半截树身积聚着浓厚的烟雾。
仙人偶尔来砍下它的茯苓白,鬼物在此守护着虎魄红。
在雨夜,它便化作老龙飞走,游玩飞往东海之东。
归来时天亮,鳞甲湿透,仍带着海气青色朦胧。
东丹王子的藏书日,曾在此闲桩几度支筇。
耶律相公吟诗的地方,歌声一定混杂在寒涛之中。
医闾的面容千古不变,古人令人惋惜如今难得相逢。
我今天来此非常开心,见到未见的景象让双眼惊讶。
愿意携带枕头和席子朝夕相伴,享受这清凉的微风。
既然已经从赤松游玩中感到满足,又何必追求那十八位三公呢?
注释
- 盘古: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者,象征着宇宙的创造。
- 唐尧宫:指古代贤明君主唐尧的宫殿,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太古甲子:指上古时期,甲子为六十年一个轮回的时间单位。
- 烟重重:形容松树的枝叶浓密,似有烟雾缭绕。
- 茯苓:一种药材,古时常用于修道。
- 虎魄: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鬼物。
- 东丹王子:指历史上某位王子的藏书之地,象征着文化和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柘,字子焜,号梅溪,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曾任职于朝廷,工诗擅长山水,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闾山大松歌》创作于王柘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之中。诗中描绘了一棵古松的壮观与悠久,蕴含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闾山大松歌》是一首以古松为主题的抒情诗,透过对松树雄伟姿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松树的高大与坚韧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同时松树的悠久历史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以松树的形态及历史为主线,展现了松树的伟岸与风骨;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向往与对自然的归属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提到的古人与仙人、鬼物的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使整首诗更具深邃的哲思。而“愿携枕簟卧朝夕,消受谡谡清凉风”的愿望,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显示出其追求心灵归宿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盘古氏前生此松:以神话人物盘古开头,突出松树的悠久历史。
- 栋材未入唐尧宫:强调松树的材质珍贵,未曾被用于建筑,暗示其伟大与独特。
- 孙枝早受大夫爵:暗示松树的传承与荣耀。
- 祖干自匿高人踪:祖辈隐匿于高人之间,显示出松树的神秘性。
- 太古甲子不记忆:表明时间的久远,无法被记忆。
- 松高一层一千尺:直观描绘松树的高大。
- 再长将与天门通:象征松树的生命力与与天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古代神话,强调其伟岸。
- 拟人:松树似乎有生命,提及“仙真来斸”,赋予其灵性。
- 对仗:如“归来天晓鳞甲湿”,音韵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坚韧与长寿,体现自然的伟大。
- 仙人、鬼物:代表古代文化与信仰,增添神秘感。
- 清凉风:象征宁静与舒适,表达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盘古氏”,它象征什么?
A. 时间
B. 创造与开天
C. 权力
答案:B -
“愿携枕簟卧朝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财富
B. 享受宁静生活
C. 追求名声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东丹王子”代表了什么?
A. 权力的象征
B. 文化与学问的象征
C. 自然的象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柘的《闾山大松歌》与柳宗元的《江雪》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王柘更侧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而柳宗元则表现出凄冷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