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春淮晚步》
时间: 2025-01-26 07:44: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朱栏人倚,绿水舟横,销魂只有秦淮。
暮雨朝云,让谁点缀阳台。
长堤柳枝渐绿,似佯羞乱颤瑶钗。
愁未遣,又眉弯新月,暗逐人来。
知否城闉将晚,过钿车偏送,塘外轻雷。
障面飞花,纱窗幂雾疑开。
游鱼翠澜漫搅,且勾留衫影徘徊。
春自远,背东风香沁碧苔。
白话文翻译:
站在朱色栏杆上,俯视碧绿的水面,唯有秦淮河的美景让人心醉。
黄昏时细雨绵绵,晨云飘忽,让谁来装点这阳台?
长堤上的柳树渐渐变绿,像是故作羞涩,轻轻摇曳着瑶钗。
忧愁未散,眉头微弯的新月,暗自追随那人而来。
你可知城门将要关上,经过的马车缓缓离去,塘外传来细雷。
窗前飞舞的花瓣,似乎在轻雾中犹豫着要不要打开。
游鱼在碧波中轻轻搅动,恰似留恋着那飘摇的衣影。
春天远去,背后的东风带来沁人心脾的香气,弥漫在青苔之上。
注释:
- 朱栏:红色的栏杆,指的是庭院或阳台的栏杆。
- 秦淮:指的是南京的秦淮河,历史悠久,风景如画。
- 阳台:指的是楼台或阳台,通常是休闲观景的地方。
- 瑶钗:一种美丽的发饰,常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 城闉:城门,指城市的入口。
- 钿车:装饰华丽的马车,象征着贵族或富有的身份。
- 轻雷:微弱的雷声,暗示春天的气息和细雨。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及的秦淮河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密切相关,历史上许多诗人都曾在此吟咏,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庄棫,清代诗人,生活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风格细腻且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作者可能在秦淮河边游览,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声声慢·春淮晚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秦淮河景色,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愁与柔美的情感。开篇以“朱栏人倚,绿水舟横”引入,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朱栏杆旁,一叶小舟在碧水上轻轻摇曳,瞬间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暮雨朝云”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交替与季节的变迁,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长堤柳枝渐绿的意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也寓意着内心的情愫。诗中“似佯羞乱颤瑶钗”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柳树的柔美与春风的轻柔,似乎在传递着一种温柔的情感。接着,诗人用“愁未遣,又眉弯新月”来暗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陶醉,也有对逝去时光的伤感。
后半部分,随着“知否城闉将晚”,诗人强烈的时间感与生活的无常交织在一起,带来一种淡淡的忧愁。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情感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栏人倚,绿水舟横:描绘出一个人在红色栏杆上依靠,眼前是横渡的绿水小舟,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 销魂只有秦淮:只有秦淮河的美景能让人心醉。
- 暮雨朝云,让谁点缀阳台:黄昏的细雨和晨间的云雾,让人思考是谁在装点这阳台。
- 长堤柳枝渐绿,似佯羞乱颤瑶钗:长堤的柳树渐渐变绿,如同娇羞的女子轻轻摇曳着发饰。
- 愁未遣,又眉弯新月,暗逐人来:忧愁尚未消散,眉弯的新月伴随着思念的人影。
- 知否城闉将晚,过钿车偏送,塘外轻雷:你可知城门将要关上,华丽的马车缓缓驶过,塘外传来轻微的雷声。
- 障面飞花,纱窗幂雾疑开:窗前飞舞的花瓣,似乎在轻雾中犹豫着要打开。
- 游鱼翠澜漫搅,且勾留衫影徘徊:游鱼在碧波中轻轻搅动,仿佛留恋着衣衫的影子。
- 春自远,背东风香沁碧苔:春天渐行渐远,背后的东风带来沁人心脾的香气,弥漫在青苔之上。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枝似佯羞乱颤瑶钗,形象地表达出柳树的柔美与春天的气息。
- 拟人:游鱼在水中轻轻搅动,似乎在留恋人影,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现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朱栏:象征着美丽的环境与闲适的生活。
- 绿水:代表着生命与活力,是春天的象征。
- 柳枝:象征柔美与春天的气息,表现出一种生机。
- 新月:暗示着思念与柔情,体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 游鱼:象征着自由与灵动,也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声声慢·春淮晚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庄棫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朱栏”指的是什么?
A. 树木
B. 栏杆
C. 河流 -
“游鱼翠澜漫搅”中,游鱼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自由
C. 时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女性的细腻情感,风格柔美。
- 杜甫的《春望》则在春天的美景中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