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时间: 2025-01-11 21:59:31

天地含秋思,絺绤生凉意。

归去来兮,志在高山流水。

樵唱渔歌,了太平身世。

尚怜儿女为累。

复何事。

野鹤心万里,鹪鹩一枝堪寄。

搔首西风,古往今来如此。

渺渺予怀,羌众人独异。

浮名高谢朝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牡丹
作者: 奕绘 〔清代〕

天地含秋思,絺绤生凉意。
归去来兮,志在高山流水。
樵唱渔歌,了太平身世。
尚怜儿女为累。复何事。
野鹤心万里,鹪鹩一枝堪寄。
搔首西风,古往今来如此。
渺渺予怀,羌众人独异。
浮名高谢朝市。

白话文翻译

天地间弥漫着秋天的思绪,轻纱般的凉意悄然降临。
我想要归去,心志追求那高山与流水的清幽。
樵夫唱着渔歌,过着太平安稳的生活。
我仍然怜惜儿女,让他们成为我的牵挂。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野鹤心向万里,鹪鹩在一根枝头上栖息可以寄托我的情怀。
在西风中我轻轻摇头,古往今来皆如此。
我心中渺渺的思绪,羌族的人们都是独特的。
浮华的名声早已被我抛弃于朝市之中。

注释

  • 天地含秋思:意指天地间弥漫着秋天的情思。
  • 絺绤:一种轻薄的丝绸,象征秋天的凉意。
  • 高山流水:比喻志趣高雅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 樵唱渔歌:樵夫和渔夫的歌声,象征安逸的生活。
  • 羌众:指羌族人,代表与众不同的生活状态。
  • 浮名:指那些空洞的名声或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与安逸并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碧牡丹》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以“天地含秋思,絺绤生凉意”开篇,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清凉,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接下来的“归去来兮,志在高山流水”则表现出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雅的理想。

在诗歌中,樵夫和渔夫的歌声象征着一种简单而安逸的生活方式,诗人对这种生活充满向往。尽管他对儿女的牵挂依然存在,但他认为这样的情感并无大碍,反而增添了生活的深度。

“野鹤心万里,鹪鹩一枝堪寄”中的意象引人深思,野鹤象征着自由与高远,鹪鹩则代表微小而普通的存在,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诗人以“浮名高谢朝市”结束,表露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内心追求的坚定。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更表达了一种深邃的生活哲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含秋思:表达了秋天的气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往的思索。
  2. 絺绤生凉意:感受到凉爽的秋风,强调了季节变换带来的感受。
  3. 归去来兮,志在高山流水:表达了归隐的愿望,追求理想的生活。
  4. 樵唱渔歌,了太平身世:描绘了樵夫与渔夫的安逸生活,表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5. 尚怜儿女为累:对家庭的牵挂,显示出人性的柔软。
  6. 复何事:反问,表明对世俗纷扰的不屑。
  7. 野鹤心万里:象征高远的追求与自由。
  8. 鹪鹩一枝堪寄:寄托情感于微小的存在,形成对比。
  9. 搔首西风,古往今来如此:感叹人事如梦,古今皆然。
  10. 渺渺予怀,羌众人独异:表达个人情感的独特性。
  11. 浮名高谢朝市:表明对名利的超脱与抛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山流水”比喻志趣高雅。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 对仗:如“樵唱渔歌”与“了太平身世”,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漠,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思:象征思绪的沉淀与反思。
  • 高山流水:象征志趣与理想。
  • 樵夫与渔夫:代表简单安逸的生活。
  • 野鹤与鹪鹩:象征自由与平凡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地含秋思”中的“秋思”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风景
    B. 秋天的情绪
    C. 秋天的气候

  2. 诗中提到的“樵唱渔歌”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安逸的生活
    C. 远行

  3. “浮名高谢朝市”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追求
    C. 淡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归园田居》 by 陶渊明: 两者都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碧牡丹》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与哲理,而《归园田居》则强调田园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