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栖霞洞》

时间: 2025-01-26 02:21:48

直路幽阴侧路明,玉为墙壁雪为城。

殷勤报有诗翁到,万一仙人肯出迎。

意思解释

再游栖霞洞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直路幽阴侧路明,玉为墙壁雪为城。
殷勤报有诗翁到,万一仙人肯出迎。


白话文翻译: 这条笔直的路幽暗而宁静,旁边的小路则明亮开阔。这里的山壁如同美玉般坚固,城池似雪一般洁白。
我热情地迎接诗人到来,若有仙人愿意出门相迎,那真是意外之喜。


注释:

  • 直路:指直行的道路。
  • 幽阴:幽暗、隐秘的地方。
  • 侧路明:指旁边的小路明亮开阔。
  • 玉为墙壁:比喻山壁的坚固与美丽。
  • 雪为城:比喻城池的洁白与纯净。
  • 殷勤:热情周到。
  • 诗翁:指诗人。
  • 万一仙人:如果有仙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人”常用以指代超凡脱俗的人物,象征着理想中的高洁与超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景宸,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诗,风格豪放清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再次游览栖霞洞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高人逸士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心中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再游栖霞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诗意的意象,展现了栖霞洞的自然美景。首先,诗的开头以“直路幽阴侧路明”描绘了洞中道路的对比,暗示了幽静与明亮的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接着“玉为墙壁雪为城”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石的壮丽,还烘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到来的诗人的热情,以及对仙人相迎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渴望交流与超越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灵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理想境界的向往,显示出他内心的深邃与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路幽阴侧路明:描述了栖霞洞内的环境,强调了幽静之处与明亮之处的对比。
  • 玉为墙壁雪为城:通过比喻手法将山石与城池的美感升华,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意境。
  • 殷勤报有诗翁到:表达了作者对诗人的热情迎接,也反映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尊重。
  • 万一仙人肯出迎: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的理想人物的向往,带有一丝期待与幻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为墙壁雪为城”,将自然景色与珍贵的物品相联系。
  • 对仗:如“直路幽阴侧路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在“万一仙人”中,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渴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人雅士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直路:象征通往理想的道路。
  • 幽阴: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 玉、雪:象征着纯洁、高尚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为墙壁”的比喻用来形容什么? A. 诗人的才华
    B. 山壁的美丽
    C. 天空的颜色
    D. 树木的粗壮

  2. 诗中提到的“仙人”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中的人
    B. 超凡脱俗、高洁的人物
    C. 诗人的朋友
    D. 自然界的动物

  3.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忧伤
    B. 欢愉
    C. 渴望与向往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再游栖霞洞》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强调对理想人物的期待,后者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