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即事四首》

时间: 2025-01-11 11:53:24

塞氛未静铁衣寒,愁绝江南庾子山。

谁使石郎捐一道,仅闻柴氏复三关。

西当太白馀孤垒,北望神州隔几寰。

犹忆楼船建黄钺,夕烽明灭照龙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即事四首
作者: 刘克庄

塞氛未静铁衣寒,
愁绝江南庾子山。
谁使石郎捐一道,
仅闻柴氏复三关。
西当太白馀孤垒,
北望神州隔几寰。
犹忆楼船建黄钺,
夕烽明灭照龙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未平、心绪沉重的情境。边塞的氛围依旧紧张,铁甲战衣寒冷刺骨,令人愁苦的情思让人想起江南的庾子山。是谁让石郎舍弃了战斗的道路,唯有听闻柴氏家族重新掌控了三关。向西望向太白山的孤垒,北面遥望神州,隔着多少千里。仍然怀念那楼船上高悬的黄钺,黄昏时的烽火明灭,照亮了龙湾。


注释:

  • 塞氛:边塞的气氛,指战争的氛围。
  • 铁衣:古代士兵穿的盔甲,象征战斗。
  • 庾子山:指庾信所作的《庾子山诗》,在古代诗歌中常用作江南的象征。
  • 石郎:指石达开,历史上著名的将领。
  • 柴氏:指柴家,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族。
  • 太白:指太白山,代表西方的边塞。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楼船:指古代战船,通常用于水战。
  • 黄钺:古代象征权力的武器,代表统治者的威严。
  • 夕烽:指傍晚时分的烽火,传递军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瑶池,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多变,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以及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又即事四首》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思索。诗的开头以“塞氛未静铁衣寒”引入,给人一种紧张的气氛,仿佛能感受到战士的寒冷与忧虑。接着,诗人回忆起江南的庾子山,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和愁苦。接下来的“谁使石郎捐一道”,则是一种对历史的追问,反映出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望向西方的太白山和北方的神州,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忧虑。最后一联“犹忆楼船建黄钺,夕烽明灭照龙湾”回归到具体的历史场景,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前局势的无奈,情感复杂而深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形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塞氛未静铁衣寒:描绘了边疆战士仍处于战斗状态,感受到了寒冷的盔甲。
  2. 愁绝江南庾子山: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思念。
  3. 谁使石郎捐一道:对历史英雄的命运感到困惑与惋惜。
  4. 仅闻柴氏复三关:提到柴氏家族重新掌控三关,暗示历史的更迭。
  5. 西当太白馀孤垒:表达了对西方边塞的关注。
  6. 北望神州隔几寰:抒发了对祖国未来的忧虑。
  7. 犹忆楼船建黄钺:怀念历史上辉煌的时光。
  8. 夕烽明灭照龙湾:描绘了战火的明灭,象征着战争的无常与悲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观(如夕阳、烽火)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塑造出深刻的情感氛围。
  • 比喻:将战争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战争对个人情感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剧性与个体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铁衣:象征着战争与斗争。
  2. 庾子山:代表了诗人的故乡,象征着安宁与美好。
  3. 太白:象征着西方的边塞,代表着战争的前线。
  4. 楼船:象征着历史的辉煌,承载着对过去的怀念。
  5. 夕烽:象征着战争的无常与紧迫,暗示着战事的频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铁衣”指的是什么?

    • A) 武器
    • B) 盔甲
    • C) 衣服
  2. “愁绝江南庾子山”中“庾子山”代表什么?

    • A) 战场
    • B) 故乡
    • C) 名山
  3. “夕烽明灭照龙湾”中的“夕烽”象征什么?

    • A) 安宁
    • B) 战争
    • C) 暴风

答案:

  1. B) 盔甲
  2. B) 故乡
  3. B) 战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又即事四首》: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乱对个人的影响,但《春望》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悲伤与失落,而《又即事四首》则兼具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