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 其一》

时间: 2025-01-25 01:26:45

半积阴功半读书,乾坤到处是吾庐。

逍遥莫把尘牵住,洗涤聊将志畅舒。

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

此身曾作登瀛梦,今日閒来看太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悟道 其一
作者: 赖世观 〔清代〕

半积阴功半读书,
乾坤到处是吾庐。
逍遥莫把尘牵住,
洗涤聊将志畅舒。
有酒醉眠明月窟,
无吟含笑白云居。
此身曾作登瀛梦,
今日閒来看太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与对自由的向往。前两句意为:一半是积累善行,一半是读书学习;无论身处何地,宇宙间都是我的家。接下来的句子提醒我们,不要让尘世的烦恼束缚自己,借此洗净心灵,让志向得以舒展。接着提到,有美酒相伴在明月下酣然入睡,或是在白云间笑吟自得。最后两句回忆曾经的梦想,今天则悠闲地欣赏广阔的虚空。

注释:

字词注释:

  • 半积阴功:积累善行的一部分。
  • 乾坤:指天地、宇宙。
  • 吾庐:我的家。
  • 逍遥:无拘无束的状态。
  • 洗涤:清洗、净化。
  • 志畅舒:心志得以舒展。
  • 明月窟:明月下的地方。
  • 白云居:在白云间生活。
  • 登瀛梦:登上瀛洲的梦,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太虚:广阔无边的虚空,象征精神的自由。

典故解析:
“登瀛梦”中的“瀛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而“明月”与“白云”则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超脱、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赖世观,清代诗人,生于1727年,卒于1797年。他以其独特的个性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词创作中展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悟道 其一》创作于清朝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赖世观在诗中结合了读书与积德的生活哲学,强调了精神的提升与内在的修养。诗的开头便以“半积阴功半读书”道出人生的两大追求,既有道德修养,又有知识的积累,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逍遥莫把尘牵住”则传达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劝诫人们不要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诗人在此处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倡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两句更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热爱,描绘出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此处的“醉”和“笑”暗示了诗人的洒脱与乐观,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应当以一种轻松的态度去面对。

最后的“此身曾作登瀛梦,今日闲来看太虚”则是对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象征着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最终能够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领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积阴功半读书:同时进行道德与知识的积累。
  2. 乾坤到处是吾庐:无论在何处,宇宙都是我的家。
  3. 逍遥莫把尘牵住:要保持自由,不要被世俗所困。
  4. 洗涤聊将志畅舒:清洗心灵,舒展志向。
  5. 有酒醉眠明月窟:在明月下饮酒酣睡。
  6. 无吟含笑白云居:在白云间无忧吟唱,笑容满面。
  7. 此身曾作登瀛梦:曾经向往理想的境界。
  8. 今日閒来看太虚:今天悠闲地欣赏广阔的虚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乾坤到处是吾庐”,象征着心灵的自由。
  • 对仗:如“有酒醉眠明月窟,无吟含笑白云居”,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意象:明月、白云、太虚等意象,富有诗意,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与超越,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功:善行,象征道德积累。
  • :学习,象征知识的积累。
  • 明月:象征宁静与理想。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 太虚:象征无限的可能性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生活追求是什么?
    A. 读书与积德
    B. 旅行与交友
    C. 劳作与休息

  2. “逍遥莫把尘牵住”这句诗的意思是?
    A. 不要追求物质
    B. 不要被世俗所困
    C. 要努力工作

  3. 诗中提到的理想境界是指什么?
    A. 明月窟
    B. 瀛洲
    C. 白云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超然的心境,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强调饮酒作乐、洒脱的人生态度。两者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