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行河北道中》

时间: 2025-01-22 10:16:13

铜铃冻咽走征赢,九郡齐州眼底过。

大雪宵飞埋白屋,层冰晓踏渡黄河。

秋屯野聚饥寒少,古侠民留慷慨多。

祇有健儿间不得,天风凌厉射鴚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铜铃冻咽走征赢,九郡齐州眼底过。大雪宵飞埋白屋,层冰晓踏渡黄河。秋屯野聚饥寒少,古侠民留慷慨多。祇有健儿间不得,天风凌厉射鴚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的雪天行走在河北道中的情景。铜铃声被冻住,行人艰难前行,途经九郡齐州。大雪在夜间飞舞,掩埋了房屋,早晨的冰层则让人们踏过黄河。秋季时,饥寒交迫的民众聚集在野外,而古代的侠客们却慷慨大方。只是只有英勇的年轻人无法自由行动,严寒的风如箭般刺骨。

注释:

  • 铜铃冻咽:铜制的铃声因寒冷而颤抖,形象地描绘了严冬的冷酷。
  • 九郡齐州:指的是河北地区的多个郡县,显示了诗人行走的广阔地域。
  • 大雪宵飞:夜间大雪如飞,形象生动。
  • 层冰晓踏:晨光照耀下,冰层坚硬,行人艰难行走。
  • 秋屯野聚:秋季时,因饥寒而聚集在田野。
  • 古侠民:指代古代侠客和民众,表现出侠义精神。
  • 天风凌厉:寒冷而猛烈的风,强调了天气的恶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本骐,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雪行中的艰难旅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及民众的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严寒的冬季为背景,描绘了在雪中行走的艰辛,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铜铃冻咽”生动地描绘出寒冷的气候,使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寒意;而“大雪宵飞埋白屋”则通过对大雪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威力与无情。诗人不仅关注个人的行走,更关注社会民生,提到“秋屯野聚饥寒少”,展示了困苦的民众生活。最后提及“古侠民留慷慨多”,将侠义精神与民众的困境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及对人性光辉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铜铃冻咽走征赢:通过“铜铃”与“冻咽”突显寒冷,描绘出旅途的艰难。
  2. 九郡齐州眼底过:显示行走的范围,表现出广阔的社会视角。
  3. 大雪宵飞埋白屋:大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迫感,给人以视觉冲击。
  4. 层冰晓踏渡黄河:冰层坚硬,行人行走的艰辛感由此而生。
  5. 秋屯野聚饥寒少:反映了民众因饥寒而聚集的困境,充满人文关怀。
  6. 古侠民留慷慨多:表现侠客的精神,寄托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7. 祇有健儿间不得:英勇的年轻人却无法行动,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8. 天风凌厉射鴚鹅:寒风刺骨,增加了诗的紧迫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铜铃冻咽”比喻寒冷的极端,形象生动。
  • 拟人:将风比作箭,增强了风的凶猛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冬日行旅的艰辛,反映了社会民生的困境,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强调了环境的恶劣。
  • :代表着困难与阻碍,暗示了行旅的艰辛。
  • 侠客:象征着理想与勇气,寄托了对人性光辉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郡齐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 B. 西方 C. 河北 D. 北方
  2. “天风凌厉射鴚鹅”中的“天风”形容了什么? A. 和煦的风 B. 温暖的阳光 C. 凶猛的寒风 D. 柔和的春风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的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及对远方的向往。两首诗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