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山
石祖文 〔宋代〕
远迩朝宗势拱辰,
名高岂特为春申。
孤峰堆阜无多地,
一水仙凡隔几尘。
簪履三千谁念楚,
山河百二漫夸秦。
云烟胜概无今古,
俯仰休悲迹已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君山的雄伟和历史的沧桑。无论距离远近,朝廷的权力都如同星辰般被拱卫着,君山的名声岂止是因春申君的缘故?孤立的山峰和层层叠叠的丘陵,哪里还有多少土地?一条小溪将神仙与凡人隔开,显得如此渺小。谁还在意楚国的三千簪履呢?对比之下,秦的山河显得多么浮夸。云烟缭绕,胜景无论古今,俯视仰望之间,不必为已经逝去的足迹而悲伤。
注释:
- 朝宗:指朝廷,朝宗的势力如同星辰般被拱卫。
- 春申:春申君是楚国的名将,诗中提及他的名声。
- 孤峰堆阜:孤立的山峰与堆叠的丘陵,形象化地表达了君山的形态。
- 仙凡:指神仙与凡人,表达了高远与平常的对比。
- 簪履三千:指楚国的众多名士与士族。
- 山河百二:指秦国的广阔山河,夸大其地广人多。
- 云烟胜概:云雾缭绕的山水景象,表现出山水的美丽。
- 迹已陈:指历史的痕迹已然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祖文,生活在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才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石祖文借助君山的壮丽景色,反映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借山水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君山》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深刻反映历史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以“远迩朝宗势拱辰”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诗中通过君山来引发对楚国与秦国的比较,既展现了君山的雄伟,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诗人在描绘中运用了“孤峰堆阜无多地”和“一水仙凡隔几尘”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的美和人类的渺小。
接下来的“簪履三千谁念楚,山河百二漫夸秦”则是对历史的批判和反思。诗人质疑那些浮夸的荣华是否真的值得称道,借此表达对楚国繁华已逝的感慨。最后“云烟胜概无今古,俯仰休悲迹已陈”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豁达态度,云烟缭绕的美景超越了时间的界限,让人不必为过去的悲伤而懊恼。
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构建起了一幅美丽而深邃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迩朝宗势拱辰:无论远近,朝廷的势力犹如星辰般被拱卫着。
- 名高岂特为春申:君山的名声岂止是因为春申君的缘故。
- 孤峰堆阜无多地:孤立的山峰和层层叠叠的丘陵,几乎没有多少土地。
- 一水仙凡隔几尘:一条小溪将神仙与凡人隔开,显得如此渺小。
- 簪履三千谁念楚:谁还在意楚国的三千名士呢?
- 山河百二漫夸秦:秦国的山河显得多么浮夸。
- 云烟胜概无今古:云烟缭绕的美景超越了时间。
- 俯仰休悲迹已陈:不必为已经逝去的历史而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远迩”与“孤峰”,“簪履”与“山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将朝廷的势力比作星辰,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反思以及对现世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君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历史的积淀。
- 水:代表着生命与人的渺小,隔离了神仙与凡人。
- 云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超越古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君山的雄伟?
- A. 远迩朝宗势拱辰
- B. 簪履三千谁念楚
- C. 一水仙凡隔几尘
-
诗中提到的“春申”指的是谁?
- A. 楚国的名将
- B. 秦国的皇帝
- C. 诗人自己
-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 A. 悲伤
- B. 不在意
- C. 豁达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君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借自然景观抒发情感,但李白更注重个体的豪情,而石祖文则更倾向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