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敷文酌别席上口占》

时间: 2025-02-04 16:10:41

客子明朝早问程,樽前今夜苦为情。

使君亦恐伤离别,不使佳人唱渭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敷文酌别席上口占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客子明朝早问程,
樽前今夜苦为情。
使君亦恐伤离别,
不使佳人唱渭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告别宴会上对即将离去的客人的复杂情感。诗人感慨明天一早客人就要启程,今晚的酒宴充满了离愁别绪。使君(主人)也担心会伤感离别,因此不愿意让佳人唱起《渭城曲》,以免更加触动离别的伤感。

注释:

  • 客子:指来访的客人。
  • 明朝:指第二天早晨。
  • 问程:询问出发的时间。
  • 樽前:酒杯前。
  • 苦为情:因离别而感到痛苦。
  • 使君:主人,这里指宴会的主人。
  • 佳人:美丽的女子,可能是指宴会上的歌女。
  • 唱渭城:指唱《渭城曲》,这是王之涣的著名诗作,内容关于离别,容易引发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子复,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流畅,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离别之际,诗人通过酒宴的场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不舍与哀伤,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敏感。

诗歌鉴赏:

《李敷文酌别席上口占》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简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首句“客子明朝早问程”直接引入了主题,表现了客人将要离去的紧迫感。接下来的“樽前今夜苦为情”表达了酒席上不再是欢快的庆祝,而是充满了离别的苦涩。第三句“使君亦恐伤离别”,展现了主人同样的情感,反映出人们在离别时的普遍心态。最后一句“不使佳人唱渭城”则极具情感深度,暗示了唱歌会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浓烈,从而选择避免。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暗示的手法,形成了情感的层层递进。诗人在醉酒的氛围中,借助对酒的描写,强化了离别的悲伤,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深度。这种对离情的细腻描绘,使得全诗充满了诗意,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子明朝早问程:明天早上,客人就要离开,暗示离别的迫近。
  2. 樽前今夜苦为情:今夜的酒宴充满了对离别的忧伤。
  3. 使君亦恐伤离别:主人也意识到离别的痛苦,表现出共鸣。
  4. 不使佳人唱渭城:为了避免触动离别的情绪,主人选择不让歌女唱悲歌。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欢宴”和“离别”的对比,突出了情感的矛盾。
  • 暗示:最后一句的暗示,表现出对情感的克制。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传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聚会、友谊和欢庆。
  • 佳人:象征着美好、悲伤的音乐,代表着离别的情感。
  • 渭城:作为典故,暗示着离别的伤感,代表了过往的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明朝”指的是哪一天? A. 昨天
    B. 今天
    C. 明天
    D. 后天

  2. “使君亦恐伤离别”中的“使君”指的是谁? A. 客人
    B. 诗人
    C. 主人
    D. 佳人

  3. 诗人为何不让佳人唱《渭城曲》? A. 因为不喜欢
    B. 为了避免增加离别的伤感
    C. 因为有其他歌曲
    D. 因为佳人不在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现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多了一份豪情壮志,与戴复古的细腻感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