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叔震书堂》

时间: 2025-01-27 03:23:12

数椽深巷底,朝夕自委蛇。

勋业时看剑,诗书日下帷。

古碑遮素壁,破砚浴清池。

灯火伊吾夜,犹如未第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椽深巷底,朝夕自委蛇。
勋业时看剑,诗书日下帷。
古碑遮素壁,破砚浴清池。
灯火伊吾夜,犹如未第时。

白话文翻译:

在那条深巷的尽头,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我每日在这里度过时光。
曾经有过的功业,今天只剩下手中一把剑;而我却在书卷之间,日复一日的沉浸。
古老的碑刻遮住了素白的墙壁,破损的砚台浸泡在清澈的池水中。
夜晚的灯火依旧熠熠生辉,仿佛当年我还未中举。

注释:

字词注释:

  • 数椽:几间房屋。
  • 委蛇:此处意为虚度光阴。
  • 勋业:指功业、成就。
  • 下帷:指在书房中,书卷常常在帷幕之后。
  • 古碑:指古代的石碑,通常具有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 素壁:白色的墙壁。
  • 破砚:指破损的砚台,砚台用于研墨。
  • 伊吾:指夜晚的灯火,如同在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灯火"和"未第时"暗示了诗人曾经追求功名利禄的渴望,但如今却在寂静的书房中度过日子,反映了对过往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言,号东川,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人生感悟为主题,体现出浓厚的书卷气。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过仕途波折、心生感慨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与当下境遇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董叔震书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平静的书房中,透过几间简陋的小屋,勾勒出自己对往昔功名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封闭而简朴的环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隔绝。接着通过“勋业时看剑”,体现了对过往成就的反思,剑作为武器,象征着勇气与决心。诗中“诗书日下帷”则表现出诗人的学识深厚,然而这种深厚却又显得有些无奈,因为它无法改变当下的境遇。

在“古碑遮素壁”中,古老的碑石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岁月的沉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破砚浴清池”则寓意着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追求,尽管工具破旧,但对文化的热爱依然不减。

最后,诗的结尾“灯火伊吾夜,犹如未第时”,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社会现象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夜晚的灯光仿佛照耀着过去的辉煌时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椽深巷底:描绘了一个深巷中的简陋居所,体现了诗人的孤寂。
  2. 朝夕自委蛇:表达了诗人在此虚度光阴,感到时间的流逝。
  3. 勋业时看剑:对过往的成就感到怀念,手中的剑象征着曾经的雄心。
  4. 诗书日下帷:展现诗人对书籍的热爱,日复一日的学习。
  5. 古碑遮素壁:古碑遮挡住了墙壁,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
  6. 破砚浴清池:破损的砚台在清池中,暗示着对知识的追求与珍惜。
  7. 灯火伊吾夜:夜晚的灯光,传达出一种温暖与思考。
  8. 犹如未第时:回忆起未中举时的渴望与希望,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剑”比喻成就与抱负,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古碑”、“灯火”等意象,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孤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书房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当下无奈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深巷:象征着孤独与隐秘的生活。
  • :象征着勇气与追求,代表过往的成就。
  • 诗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学术精神。
  • 古碑:代表历史的沉淀与人类的智慧。
  • 灯火:象征着希望与思考,照亮了黑暗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椽深巷底”意指: A. 诗人在繁华的街道上
    B. 诗人在简陋的居所中
    C. 诗人在大山深处
    D. 诗人在热闹的集市上

  2. “勋业时看剑”中的“剑”象征: A. 诗人的武器
    B. 诗人的成就与雄心
    C. 诗人的痛苦
    D. 诗人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灯火伊吾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欢聚
    B. 孤独与思索
    C. 忧伤与失落
    D. 兴奋与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题都城南庄》崔护

诗词对比: 可以将戴复古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到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戴复古更注重于个人的书卷气与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深邃。两者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