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夏
红紫光阴不久长,一声啼鴃静年芳。
阴阴绿树黄鹂语,将与人间作夏凉。
白话文翻译
初夏的时光短暂,红紫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娇艳,一声黄鹂的啼鸣打破了宁静,昭示着美好的年华。绿树成荫,黄鹂在树间鸣叫,仿佛要为人们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
注释
- 红紫光阴:红紫色的花朵,形容初夏的美丽景色。光阴短暂,流逝得极快。
- 啼鴃:指黄鹂,鸟类的一种,常以清脆的歌声著称。
- 阴阴:形容树木茂盛,阳光透不进来,给人一种阴凉的感觉。
- 黄鹂语:黄鹂的歌声,形象地描绘了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 作夏凉:为人们带来凉爽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生于南宋,代表了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四季变化,尤其擅长表现初夏的美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夏时节,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一季节的美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初夏是万物复苏、繁荣发展的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与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初夏》这首诗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独特魅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红紫光阴不久长”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感揭示了初夏的短暂,同时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惆怅的氛围。接着,通过“啼鴃静年芳”的描写,诗人将黄鹂的清脆啼声与静谧的环境相结合,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阴阴绿树黄鹂语”中,绿树成荫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夏日的凉爽,再加上黄鹂在树间的鸣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最后一句“将与人间作夏凉”则流露出诗人对初夏的热爱与向往,仿佛黄鹂的声声啼鸣都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抹清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出诗人温婉而深邃的情感。这种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的写法,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紫光阴不久长:用色彩鲜明的“红紫”描绘初夏的花朵,意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短暂之美。
- 一声啼鴃静年芳:黄鹂的啼鸣在静谧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动人,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阴阴绿树黄鹂语:绿树成荫的景象,黄鹂的歌声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将与人间作夏凉:诗人希望与自然共融,分享夏日的清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时间,强调初夏的美丽与短暂。
- 拟人:将黄鹂的歌声描绘得像在与人交谈,生动而富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之美的赞美和对短暂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紫:象征初夏的花卉,代表生命的绚烂。
- 黄鹂: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活力,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绿树: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繁荣,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一种?
- A. 燕子
- B. 黄鹂
- C. 知更鸟
-
诗中“红紫光阴不久长”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时间的流逝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生的哲理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初夏的热爱?
- A. 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绘
- B. 通过对比和排比
- C. 通过叙述和对话
答案
- B. 黄鹂
- A. 时间的流逝
- A. 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自然与生活的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象展示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戴复古《初夏》和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前者描绘初夏的生机,后者则以夜景反映历史的沧桑,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