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时间: 2025-04-27 14:58: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濩落深杯略展眉。絮心除却落花知。静绕珍丛沙雾底。谁理。一春劳燕去来时。尽有垂杨能解舞,无心更逐雁同飞。曩日深盟曾齧臂。拼醉。愁风白浪自禁持。
白话文翻译:
在深杯中微微展眉,心中惆怅如同落花飞舞。静静地绕过珍贵的丛林,沙雾缭绕,谁来理会?春天里,劳燕来去,尽管有垂杨能舞。无心的我,竟然又和大雁一同飞去。曾经的深情盟约,如今却只能咬紧牙关。醉酒之中,唯有那愁苦的风与白浪在心中缠绵。
注释:
- 濩落:形容失意、颓废的状态。
- 深杯:酒杯,表达饮酒的情景。
- 絮心:心中如絮般轻柔的情感。
- 珍丛:珍贵的花丛。
- 沙雾底:沙雾之下,形容环境的朦胧。
- 劳燕:形容春天燕子来去忙碌的景象。
- 垂杨:垂柳,象征柔情和生命力。
- 曩日:往日,指过去的时光。
- 齧臂:形容对往事的刻骨铭心。
- 拼醉:尽情地饮酒,借酒消愁。
- 愁风白浪:愁苦的情绪如同风浪般翻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宗颐(1918-2018),字宗颐,号缨山,广东人,著名的学者、艺术家和诗人。他是近现代中国文化界的重要人物,致力于古典文学、历史和艺术的研究,作品风格多样,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定风波》创作于饶宗颐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之时。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惆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定风波》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濩落深杯略展眉”,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渴望,通过酒杯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与抗争。接着,诗中“絮心除却落花知”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细腻的感受,虽然周围的春景如昨,但心中却是落寞的。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尽有垂杨能解舞”,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自由与无心之境的追求。整个诗作在意象上追求一种轻盈与惆怅的结合,诗人在醉酒中感受到的愁苦与白浪交织,生动地表现出生命的波折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情感的复杂性,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濩落深杯略展眉:诗人以“深杯”开头,传达出一种失落与沉思的状态,微微展眉似乎在思索。
- 絮心除却落花知:内心的情感像轻柔的絮,唯有落花的飘零让他有所感知。
- 静绕珍丛沙雾底:环境的静谧与朦胧,似乎在隐喻内心的复杂情感。
- 谁理:对周围的冷漠,感到无奈与孤独。
- 一春劳燕去来时:春天的燕子象征着生机,却也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
- 尽有垂杨能解舞:垂柳能够舞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无心更逐雁同飞:无心之中与大雁一同飞翔,隐喻着对自由的向往。
- 曩日深盟曾齧臂:对往日情感的追忆,咬臂的行为象征着对深情的铭记。
- 拼醉:借酒消愁,拼命地醉酒以忘却烦恼。
- 愁风白浪自禁持:愁苦的风与白浪交织,象征着内心无法摆脱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惆怅比作“絮心”,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物如“垂杨”“燕子”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对孤独与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示了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深杯:象征失落与沉思的饮酒时刻。
- 落花: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失去的美好。
- 珍丛:代表着珍贵的回忆或情感。
- 劳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垂杨:象征柔情与生命的活力。
- 雁: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定风波》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饶宗颐
- C.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深杯”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友谊
-
“愁风白浪”中的“白浪”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内心的烦恼
- C. 春天的生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但饶宗颐的《定风波》更注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女性的柔情。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饶宗颐文集》
- 《中国近现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