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题自画荷花》

时间: 2025-02-04 15:39:05

曲槛风生,水亭香在。

淡烟疏雨斜阳外。

洛波仙佩静无声,清凉不受尘埃拜。

晓镜初开,红妆无奈。

瑶池碧落前生界。

丰神写入画图中,免他颜色随秋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槛风生,水亭香在。
淡烟疏雨斜阳外。
洛波仙佩静无声,
清凉不受尘埃拜。
晓镜初开,红妆无奈。
瑶池碧落前生界。
丰神写入画图中,
免他颜色随秋败。

白话文翻译:

在曲折的栏杆旁,微风轻拂,水边的亭子里香气四溢。
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细雨在斜阳外飘荡。
洛波仙女的佩饰在静谧中无声摇曳,
清凉的气息不受尘埃的侵扰。
清晨的镜子刚刚开启,红妆的女子却无奈于时光的流逝。
瑶池与碧落构成了前生的界限。
她的丰神气质被描绘在画中,
使得她的颜色不随秋天的凋零而失去光彩。

注释:

  • 曲槛:弯曲的栏杆,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洛波仙佩:指洛波仙子的佩饰,象征着美丽和神秘。
  • 瑶池碧落:指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 丰神:形容人的气质和风度。
  • 秋败:秋天的凋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濮文绮,清代女诗人,因其在诗词创作上的独特风格而受到赞誉。她的诗作多描绘自然之美和女性的细腻情感,风格婉约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性的自我表达开始受到重视。诗中以荷花为题材,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题自画荷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清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情感。诗的开头“曲槛风生,水亭香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随着“淡烟疏雨斜阳外”的描写,诗人把自然的美景与自身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荷花在风雨斜阳中的坚定与优雅。

“洛波仙佩静无声”一句,借用神话中的仙女形象,赋予荷花一种神秘的气质,进一步增强了荷花超凡脱俗的形象。接下来的“晓镜初开,红妆无奈”,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的“丰神写入画图中,免他颜色随秋败”,不仅表现了荷花的美在画中永恒,还寓意着一种对美的追求与执着,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荷花为中心,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纯洁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曲槛风生,水亭香在”: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表达了自然风光的怡人。
  2. “淡烟疏雨斜阳外”: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洛波仙佩静无声”:借用神话中的形象,表现荷花的高洁与静谧。
  4. “清凉不受尘埃拜”:传达出荷花的纯洁不染,象征着高尚品德。
  5. “晓镜初开,红妆无奈”: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强调了美的脆弱。
  6. “瑶池碧落前生界”:用神话意象增添了诗的深度,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7. “丰神写入画图中”:强调了荷花的美在艺术中的体现。
  8. “免他颜色随秋败”:表现了对美好事物持久性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比作仙女,增强了其神秘感。
  • 拟人:荷花被赋予了情感,令人感受到其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使得诗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崇敬,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富有哲理性。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高尚,代表着不畏艰难、傲然绽放的品格。
  • 风、生、香: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环境。
  • 洛波仙佩:象征着美丽与神秘,给予作品一种梦幻的色彩。
  • 晓镜:暗示时光的流逝,表达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曲槛风生,水亭香在”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喧闹的集市
    B. 宁静的自然环境
    C. 繁忙的城市生活

  2. “洛波仙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仙女的佩饰
    C. 一种乐器

  3. 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哪一句最能体现这一点? A. “丰神写入画图中”
    B. “晓镜初开,红妆无奈”
    C. “清凉不受尘埃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写自然,但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波动。
  • 《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诗人的闲情雅致,意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