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刈禾》

时间: 2025-01-24 04:54:43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看刈禾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丰收季节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成果的期盼与感慨。农民们辛勤劳作,今天的收获终于到了。他们在田间忙碌,镰刀发出清脆的声音。黄昏时分,天空的云彩逐渐散去,视野开阔。太阳落山时,农民们背着担子回家,路上欢歌笑语。鸟儿们也欢快地啄食,似乎在庆祝丰收。今年的粮食丰收了,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已满盈。然而,仍有一些贫困的妇女在田间拾穗,神情忧愁。

注释:

  • 农工:指农民工,劳作于田间。
  • 往获:往日的收获。
  • 札札:形容镰刀割禾时发出的声音。
  • 黄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 惸惸:形容孤独和忧愁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拾穗”,源自《圣经·旧约·路得记》,讲述了一个贫穷女子在收割后捡拾遗落谷物的故事,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 1336-1371),明代初期诗人,字季真,号澄怀,擅长诗歌和散文。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农业社会,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与情感,表达了对辛勤劳动的赞美与对贫困者的同情。

诗歌鉴赏:

《看刈禾》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丰收季节的辛勤与欢乐,展现了农村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篇即以“农工亦云劳”引入,强调农民的辛勤劳动,接着通过“此日始告成”表达收获的喜悦,显示出一幅辛勤耕作后收获成果的美好图景。诗中“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描绘了家庭团聚在田间劳作的温馨场景,生动体现了农村的和谐与劳动的乐趣。

随着黄昏的来临,诗人通过“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展现了农民们在忙碌后归家的欢乐与满足。鸟雀的欢歌,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则让全诗的情绪转向,展现了社会的另一面,呼唤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读者在感受到丰收喜悦的同时,不禁反思社会的不平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农工亦云劳,此日始告成。”:农民们辛苦劳作,今天终于完成了收获。
    • “往获安可后,相催及秋晴。”:往年的收获又能如何呢?大家都在催促着着急的秋天到来。
    • “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父亲和儿子一起在田里忙碌,镰刀割禾的声音清脆悦耳。
    • “黄云渐收尽,旷望空郊平。”:天空中的云彩逐渐散去,视野开阔,田野一片宁静。
    • “日入负担归,讴歌道中行。”:太阳落山时,他们背着担子回家,路上唱着歌,心情愉悦。
    • “鸟雀亦群喜,下啄飞且鸣。”:鸟儿们也欢快地聚在一起,啄食地面,鸣叫不已。
    • “今年幸稍丰,私廪各已盈。”:今年的收成不错,各家粮仓都已满盈。
    • “如何有贫妇,拾穗犹惸惸。”:然而,仍有贫困的妇女在田间捡拾遗落的谷物,神情忧愁。
  • 修辞手法

    • 对仗:“父子俱在田,札札镰有声。”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鸟雀亦群喜”,赋予鸟雀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社会底层弱者的关怀,展现了人间冷暖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着丰收与自然的和谐。
  • 镰刀:象征着劳动与收获的辛勤。
  • 鸟雀:象征着自然界的欢愉与生机。
  • 贫妇:象征着社会的弱势群体,唤起人们的同情与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札札镰”的声音是什么? A. 鸟鸣
    B. 行人说话
    C. 割禾的声音
    D. 风声

  2. 今年的收成如何? A. 非常丰收
    B. 较差
    C. 一般
    D. 没有收成

  3. 诗中提到的贫妇在做什么? A. 收割庄稼
    B. 拾穗
    C. 回家
    D. 唱歌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高启的《看刈禾》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虽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高启关注底层农民的辛苦与丰收,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均具有鲜明的个性,展现了各自时代的社会现实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