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雨落经床,林鸠午鸣后。
笋出恐人来,编篱遮谷口。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雨水滴落在竹床上,林中的鸠鸟在午后鸣叫。
竹笋长出地面,担心有人来,于是用篱笆遮住了谷口。
注释:
- 翠雨:指青翠的雨水,形容雨水清新。
- 经床:竹制的床,通常在竹林中用来休息。
- 林鸠:一种鸟,常见于林中,因其鸣叫声清脆而闻名。
- 笋:竹笋,竹子的幼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编篱:用竹子或其他材料编成的篱笆,主要用于围住某个地方。
- 遮谷口:遮住谷地的入口,表示保护和隐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生于1488年,卒于1546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高启的作品往往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姑苏杂咏》系列诗作是高启在游历姑苏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此诗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修竹谷》是一首描写竹林自然景色的诗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宁静。诗的前两句通过“翠雨”和“林鸠”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表现出竹林在雨水滋润下的清新气息。雨水的滴落声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竹林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思考。“笋出恐人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竹笋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隐秘的忧虑,似乎担心外界的干扰。最后一句“编篱遮谷口”则表现出诗人希望保护这片宁静之地的愿望,编篱的动作寓意着对自然的守护和对单纯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语言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雨落经床:描绘了雨水落在竹床上的情景,突出竹林的清新。
- 林鸠午鸣后:林中的鸟儿在午后鸣叫,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氛。
- 笋出恐人来:竹笋悄然冒出,诗人内心却生出对外界的忧虑。
- 编篱遮谷口:通过编篱的动作来保护竹林,表达了珍视自然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翠雨”,生动形象。
- 拟人:林鸠的鸣叫赋予了自然生命。
- 对仗:如“笋出恐人来,编篱遮谷口”,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外界干扰的担忧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雨:象征自然的清新,体现生机。
- 林鸠:代表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 竹笋: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成长。
- 编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守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雨”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 A. 雨水清新
- B. 竹子
- C. 鸟鸣
-
诗人用什么动作来保护竹林?
- A. 砍伐
- B. 编篱
- C. 种植
-
诗中提到的“林鸠”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景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高启的《修竹谷》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但高启更注重对竹林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歌鉴赏》
- 《古诗词入门》
- 《高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