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

时间: 2025-01-11 06:00:50

欲换头衔爱冷官,如君无意得来难。

醉时欲碎珊瑚树,醒后仍餐苜蓿盘。

但去莫嫌经舍窄,就中差觉宦途宽。

江山诗酒须行意,好为师儒一洗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换头衔爱冷官,如君无意得来难。
醉时欲碎珊瑚树,醒后仍餐苜蓿盘。
但去莫嫌经舍窄,就中差觉宦途宽。
江山诗酒须行意,好为师儒一洗酸。

白话文翻译:

我想换个头衔,却喜欢那冷清的官职,
像你一样无心于此,得来这样的地位实在不易。
喝醉时我想要打碎那珊瑚树,
醒来后仍然吃着苜蓿的饭菜。
但是离去时不要嫌弃我的居所狭小,
在这里反而觉得在官场中反而宽松。
在这江山之间,诗酒应当随意而行,
我只想做个老师,洗去那些酸楚的心情。

注释:

  • 头衔:指官职的名号。
  • 冷官:指无权无势的官职。
  • 醉时欲碎珊瑚树:意指醉酒时的放纵与狂妄。
  • 苜蓿盘:苜蓿是一种植物,这里指简单的饮食。
  • 经舍:指住处或书屋。
  • 宦途:指官场。
  • 江山诗酒:指美好的山河与诗酒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江山诗酒"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文人生活的向往,常与历史上的文人雅士相联系。古时文人常以山水为题材,诗歌与饮酒为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景仁(约1694年-1755年),字子明,号景仁,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是送别诗,写给一位名叫陈理堂的朋友,表达了对朋友前往江南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冷漠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冷漠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中,诗人对官职的态度显得矛盾,一方面想换个头衔,另一方面又偏爱那种无所事事的冷官。这里表现出一种对权力的无奈和对官场虚幻的清醒。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醉酒后的放纵与醒后的平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在狭小的居所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宽广,并渴望以诗酒为伴,做一个洒脱的文人。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换头衔爱冷官: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矛盾心理,渴望改变却又对冷清的官职充满向往。
  2. 如君无意得来难:把朋友的境遇作为对比,强调得来不易。
  3. 醉时欲碎珊瑚树:醉酒时的放纵与欲望,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醒后仍餐苜蓿盘:醒来后的现实,食物简单,象征生活的平淡与无奈。
  5. 但去莫嫌经舍窄:叮嘱朋友离去时别嫌弃自己的居处狭小。
  6. 就中差觉宦途宽: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反而感到官场的宽松,意味着对官场的反思。
  7. 江山诗酒须行意:表达了对诗酒生活的向往,强调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
  8. 好为师儒一洗酸:希望能够做个教师,洗去生活中的苦涩,寻求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醉时欲碎珊瑚树,醒后仍餐苜蓿盘”,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珊瑚树”象征美好的事物,用“苜蓿盘”象征平淡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官场的冷漠、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开,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出对浮华的警惕和对真实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珊瑚树:象征繁华美好,表达对美的渴求。
  • 苜蓿盘:象征简单与单调,反映现实生活的平淡。
  • 经舍:代表了诗人的生活空间,狭小但有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欲换头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对官职的渴望
    • B. 对官职的冷漠
    • C. 对朋友的祝福
    • D. 对生活的满意
  2. “江山诗酒须行意”中的“行意”指的是什么?

    • A. 随意而行
    • B. 认真对待
    • C. 追求名利
    • D. 远离世俗
  3.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失落与悲伤
    • B. 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官场的热爱
    • D. 对生活的完全满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景仁《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 vs 杜甫《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但黄的作品更具个人色彩,杜的则显得更加沉重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景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