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六十自寿》
时间: 2025-02-04 15:3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六十自寿
作者: 张尔田 〔清代〕
六十明朝过眼新。
镜中吟鬓老于真。
寄生槐国原无梦,
避世桃源岂有津。
苍狗幻,白鸥驯。
安排歌泣了閒身。
百年垂死今何日,
曾是开天乐世人。
白话文翻译:
六十岁明天就要到了,
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鬓发已白。
寄居在槐国,原本没有梦,
远离世俗的桃源,又有哪里可去呢?
苍狗与白鸥都是幻影,
我安排好歌声,却只能为闲愁而泣。
百年垂死的时刻何时到来?
曾经的开天乐,今何在世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明朝:此处指明天,表示时间的流逝。
- 吟鬓:吟唱时看到的鬓发,意指年华已逝。
- 寄生槐国:槐国指的是隐居的地方,寓意寄居生活。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理想的避世生活。
- 苍狗:指老狗,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白鸥:比喻白色的海鸥,象征自由或幻影。
- 安排歌泣:安排歌唱,却因闲愁而流泪。
典故解析:
- 桃源:源自《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理想的生活环境。
- 苍狗白鸥:常用于形容人生变幻,及时间流逝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尔田(约公元1640-约公元1700),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浑斋,擅长诗文,生活在清初时期,社会变革频繁,社会动荡影响了他的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尔田六十寿辰前夕,表达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六十自寿》这首词不仅是张尔田对自己六十岁生日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全词通过“镜中吟鬓老”暗示了年华的逝去,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前两句开篇即以明显的对比,展现出镜中反射的白发与心中想要追求的美好生活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寄生槐国原无梦”,槐国象征着一种隐居生活的理想,但在现实中却没有真正的梦幻。通过“避世桃源岂有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是多么的渺茫与无奈。此时,苍狗与白鸥的描写,强调了人生的变幻与无常,苍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白鸥则可能意味着自由,最终这些都是空幻的存在。
最后两句“百年垂死今何日,曾是开天乐世人”,诗人直面死亡的到来,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曾经的快乐。整首词从个人的生活感悟出发,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十明朝过眼新:明天我将迎来六十岁,似乎是一个新的开始。
- 镜中吟鬓老于真: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白发渐生,感慨衰老。
- 寄生槐国原无梦:居住在槐国这样的地方,实际上并没有理想中的梦境。
- 避世桃源岂有津:想要逃避现实生活,理想的桃源生活又哪里能实现呢?
- 苍狗幻,白鸥驯:苍狗与白鸥都是虚幻的存在,象征变幻无常的生活。
- 安排歌泣了闲身:尽管安排了歌声,却只能因闲愁而哭泣。
- 百年垂死今何日: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何时会到来呢?
- 曾是开天乐世人:曾经是开天辟地的欢乐人,感慨如今的失落。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生活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 比喻:苍狗与白鸥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
- 反问:最后两句的反问句式,增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年龄增长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朝:象征未来与希望。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现实的认识。
- 槐国:象征隐居的理想生活。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苍狗、白鸥:象征人生的变幻与无常。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增强了诗的感情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张尔田的《鹧鸪天·六十自寿》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D. 以上都是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__。
-
判断题:诗人认为隐居生活是理想的生活状态。 (对/错)
答案:
- D
- 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生活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绘了理想的避世生活。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现了对人生与故乡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尔田的《鹧鸪天·六十自寿》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是豪放豪情。两者都揭示了时间流逝对人生命的影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关于张尔田的生平研究。
- 《诗词赏析入门》:关于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