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台湾诗人访穗即席赋此》
时间: 2025-01-27 03:24: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首初逢幸未迟,年年隔岸望吟旗。
羊城灯火辉煌夜,海峡风平浪静时。
三盏酒,半囊诗。
平生随处有新知。
相期一统山河日,重步乡关唱竹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遇的美好心情。尽管白发初见,却感到相逢并不迟。每年隔着海峡,遥望吟诵的旗帜。羊城的夜晚灯火辉煌,海峡的风平浪静。三杯酒,半包诗篇,生活中总能遇见新朋友。期待那一天,山河统一,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唱起竹枝词。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首:年老之人,指诗人自己。
- 幸未迟:庆幸相逢未晚。
- 隔岸:隔着海峡。
- 吟旗:吟咏的标志或象征,可能指诗歌的精神。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三盏酒:三杯酒,象征友谊与欢庆。
- 半囊诗:半袋的诗,形容诗的数量或质量。
- 乡关:故乡与家乡的地方。
- 竹枝:一种古老的民谣和歌曲,象征乡愁。
典故解析:
- 竹枝词:源于唐代的民间歌曲,后被许多诗人模仿,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帆,近代台湾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常常关注社会与人生,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访问广州时即兴创作,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与朋友重聚的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作者与朋友重逢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以“白首初逢幸未迟”引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珍贵。诗中提到的“年年隔岸望吟旗”不仅表现了相隔两地的思念,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羊城灯火辉煌夜,海峡风平浪静时”描绘了广州夜景的美丽与宁静的海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接着,三盏酒与半囊诗的提及,象征着友谊与文采的交融,展示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相期一统山河日,重步乡关唱竹枝”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体现了诗人心中对团圆与和谐的向往。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对生活与友情的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首初逢幸未迟:诗人虽已年长,但能与朋友重逢,感到庆幸。
- 年年隔岸望吟旗:每年在海峡的两岸遥望,感受到诗歌的召唤。
- 羊城灯火辉煌夜:描绘广州夜景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海峡风平浪静时:形容在宁静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更加显得珍贵。
- 三盏酒,半囊诗:通过饮酒与诗歌的结合,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友谊的珍视。
- 平生随处有新知:人生中总能结识新朋友,展现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 相期一统山河日:期待有朝一日山河统一,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期盼。
- 重步乡关唱竹枝:回到故乡,再次吟唱竹枝词,传达对乡土的深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首”与“年年”,“三盏”与“半囊”,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将相聚比作“白首初逢”,以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谊、思乡和对未来的期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繁华与热闹,代表了都市生活的活力。
- 海峡:象征着分隔与联系,既有距离,也有期待。
- 酒:象征着友谊与欢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朋友的珍视。
- 竹枝:象征着故乡的文化与情感,传达出深厚的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羊城”是指哪个城市?
- A. 上海
- B. 北京
- C. 广州
- D. 台北
-
“白首初逢幸未迟”中的“白首”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中年人
- C. 老年人
- D. 小孩
-
诗中提到的“竹枝”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故乡
- C. 诗歌
- D. 美丽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主题相似,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结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鹧鸪天》的对比:两者都涉及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沉重的历史感,而《鹧鸪天》则体现了友谊与乐观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近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