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

时间: 2025-01-26 07:40:31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

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

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花间初识面,红袖半遮,妆脸轻转。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碧梧桐锁深深院,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当初在花间初次见面,她用红袖半遮着脸,轻轻转过妆容。她的石榴裙带上,故意用纤细的玉指偷偷捻着双凤金线。碧绿的梧桐树锁住了深深的庭院,谁能料到两人的情感,何时才能缠绵?羡慕春天来的双燕,飞到玉楼,朝朝暮暮相见。

注释

  • 红袖半遮:形容女子害羞时用袖子遮住脸。
  • 妆脸轻转:形容女子轻轻转过脸,展示妆容。
  • 石榴裙带:红色的裙子,石榴色鲜艳。
  • 纤纤玉指:形容女子手指纤细美丽。
  • 双凤金线:指裙带上的装饰,双凤图案用金线绣成。
  • 碧梧桐锁深深院:形容庭院幽深,被梧桐树遮蔽。
  • 缱绻:形容情感缠绵,难以分离。
  • 羡春来双燕:羡慕春天飞来的双燕,象征着恩爱和相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炯(约896-971),五代时期词人,字文叔,号东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臣子。他的词风婉约,多写男女之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庭院深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缠绵的情感氛围。词中“红袖半遮,妆脸轻转”和“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的娇羞和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这段情感的珍视和怀念。结尾的“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恩爱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五代婉约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花间初识面:开篇即点明是回忆,花间初识,充满了浪漫和美好。
  2. 红袖半遮,妆脸轻转:通过动作描写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3. 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细节描写,展现女子的优雅和装饰的精致。
  4. 碧梧桐锁深深院:环境描写,营造出幽深和封闭的氛围。
  5. 谁料得两情,何日教缱绻: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情感的缠绵。
  6. 羡春来双燕,飞到玉楼,朝暮相见:以双燕为喻,表达了对恩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碧梧桐锁深深院”,将梧桐拟人化,形容庭院幽深。
  • 比喻:如“羡春来双燕”,以双燕比喻恩爱夫妻。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恩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袖:象征女子的娇羞和美丽。
  • 石榴裙带:象征女子的装饰和身份。
  • 碧梧桐:象征幽深和封闭的环境。
  • 双燕:象征恩爱和相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红袖半遮”形容的是女子的什么动作? A. 遮脸 B. 转身 C. 挥手
  2. “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中的“偷捻”是什么意思? A. 故意 B. 随意 C. 偷偷
  3. 词中“羡春来双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羡慕 B. 嫉妒 C. 厌恶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描写女子妆容,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与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但欧阳炯的词更加细腻和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五代词》:收录了欧阳炯的词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词风。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五代时期的文学背景和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