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秋已暮》

时间: 2025-01-10 22:20:14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秋已暮
作者: 牛希济〔五代〕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白话文翻译:

秋天已经暮了,重重叠叠的关山和岔路令人迷惘。
马儿嘶鸣,鞭子摇动,不知驶向何方,清晨的鸟儿在霜冷的树上啾啾叫。
梦里传来的禁城钟声和鼓声已断,泪水在檀木枕上滴落无数。
晨雾轻轻飘散,只有那一抹凝重的红色,翠绿色的蛾子愁苦得不言语。


注释:

字词注释:

  • 已暮:已经黄昏,指秋天的傍晚。
  • 重叠:形容山峦重重叠叠。
  • 岐路:岔路,分开的道路。
  • 嘶马:马的叫声。
  • 摇鞭:挥动马鞭。
  • 晓禽:清晨的鸟类。
  • 霜满树:霜降满树,描绘寒冷的早晨。
  • 梦断:梦境结束。
  • 禁城:指皇宫。
  • 泪滴枕檀:形容因思念或忧伤而泪水滴落在檀木枕头上。
  • 凝红:指鲜艳的红色。
  • 薄雾:轻薄的雾气。
  • 翠蛾:翠绿色的虫子,暗指愁苦的情绪。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禁城”可以理解为古代的皇宫,暗示着诗人与朝廷的关系或个人的身世。该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牛希济,五代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善于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惆怅与孤独。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创作背景:
《谒金门·秋已暮》创作于五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经历了个人生活的波折,结合季节的变化,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谒金门·秋已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开篇“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便设定了诗的背景,秋天的暮色与重重叠叠的山峦,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迷茫。诗中“嘶马摇鞭何处去”表现诗人对未来的迷惘,马的嘶鸣似乎在问“我该何去何从”,映射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接着“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从梦的破灭转向内心的悲伤,钟鼓声代表着往昔的繁华与现在的孤寂,泪水滴落在枕头上,展现了思念与忧愁的深重。最后“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浓厚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渲染而愈发明显,凝红与薄雾间的对比充满了诗意,美丽却又愁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呈现了一幅秋天的忧伤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惘,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描绘秋天的暮色,关山重重叠叠,令人迷失方向。
  •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嘶鸣的马儿和清晨的鸟儿,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情绪。
  •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破灭的梦境与泪水的流淌,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悲伤。
  • 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通过凝重的色彩与薄雾的意象,传达出无言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滴枕檀”,将转瞬的情感与具体物体结合。
  • 拟人:如“嘶马摇鞭”,使得描写生动。
  • 对仗: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衰败、时光流逝。
  • 关山:暗示人生的坎坷与艰难。
  • :象征奔波与不安。
  • 泪水:表现思念与忧伤。
  • 红和雾:色彩的对比,传达情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已暮”意指什么?
    A) 秋天刚开始
    B) 秋天接近尾声
    C) 秋天的高潮
    D) 秋天的繁华

  2. “梦断禁城钟鼓”中的“禁城”指的是哪里?
    A) 皇宫
    B) 乡村
    C) 学校
    D) 商城

  3. 诗中提到的“翠蛾”象征了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和平
    D) 美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对过往的思念。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人生的沉重。

诗词对比:

  • 牛希济《谒金门·秋已暮》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思乡情感,但前者更多表现孤独与迷茫,后者则是直接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五代十国诗人传》
  • 《诗经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