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 / 征怨》

时间: 2025-01-11 01:41:43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征人怨 / 征怨
作者: 柳中庸 〔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白话文翻译:

每年金色的河流再次流经玉关,
每天骑马策马与刀环相伴。
三春时节的白雪归入青冢,
万里长的黄河环绕着黑山。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河:形容黄河,因其水流金色的波光。
  • 玉关:古代关隘名,象征边疆。
  • 马策:指马的鞭子,表示骑马的生活。
  • 刀环:兵器,指随身携带的武器。
  • 白雪:春天的雪,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青冢:青色的坟墓,象征着埋葬的士人。
  • 万里:形容黄河的长度。
  • 黑山:指黑色的山,可能象征险阻。

典故解析:

  • 金河与玉关:常用来描绘边塞的壮丽景色,表达征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根基,历尽沧桑。
  • 黑山:可能指代具体的山脉,也象征着战争的艰难与险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中庸,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征人思乡之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盛世,虽为富庶时代,但边疆的征战仍然频繁,诗人通过对边塞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征人怨》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乡情感的边塞诗。诗人通过对浩瀚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征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孤独。开篇“岁岁金河复玉关”,运用对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表达了征战生活的循环与单调。金河与玉关的意象,既代表了边疆的壮丽,也暗示了征人的困苦与无奈。

接着“朝朝马策与刀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征人的日常生活,马策与刀环的反复出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紧迫感。此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征人心中的焦虑与不安。

最后两句“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表现出对于故乡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白雪与青冢的结合,既是对生命的反思,也是对逝去岁月的哀悼。而万里黄河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那份深邃与广袤的思乡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征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厌倦,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岁金河复玉关:每一年,金色的河流再次流经玉关,暗示着边疆的风光年复一年,但征人的生活却是单调而苦涩的。
  2. 朝朝马策与刀环:每天骑马策马,身边总是刀环,表现了征人被战争束缚的无奈与孤独。
  3. 三春白雪归青冢:春天的白雪化入青色的坟墓,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对逝去者的哀悼。
  4. 万里黄河绕黑山:长长的黄河环绕着黑山,象征着无尽的思乡之情与对故乡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岁岁金河”与“朝朝马策”,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孤独的氛围。
  • 比喻:将河流与关隘比作生命的流逝与征人的生存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个征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河: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历史的延续。
  • 玉关:象征着边疆的险阻与征人的生活。
  • 白雪:象征着孤独与沉重的思念。
  • 青冢:代表着逝去的生命与无法忘却的历史。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 黑山:象征着战争的艰难与征途的险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边塞风光的描绘

  2. “岁岁金河复玉关”中“金河”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赣江

  3. 诗中提到的“白雪”代表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寒冷与孤独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征人怨》: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孤独的感受,而后者则结合了对战争的厌倦。

  • 《登高》与《征人怨》: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杜甫的《登高》更多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国家的忧虑,而柳中庸则以边塞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故乡与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