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思赠人
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
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
落雁惊金弹,抛杯泻玉缸。
谁知褐衣客,憔悴在书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粉妆的女子在三五佳期时相聚,青娥如花般美丽,穿着绮丽的衣服走在锦绣的道路上,乐声响起,仿佛融入了花江的景色。落雁在空中飞过,惊起金色的乐器声,杯子倾倒,玉液倾泻。无人知晓,那位穿着褐色衣服的客人却在书窗前憔悴不堪。
注释:
- 红粉:这里指年轻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妆扮得很美的妇女。
- 青娥:指年轻的女子,通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少女。
- 绮罗:绮丽的丝绸,形容女子的华丽衣裳。
- 回锦陌:回旋的锦绣小路,形容春日的美丽景象。
- 弦管:乐器的总称,表示音乐的伴奏。
- 落雁:指雁群飞过,象征秋天的来临与离别的伤感。
- 褐衣客:穿着朴素衣服的旅人,象征作者的孤独与思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红粉”、“青娥”等形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代表青春与美丽。同时,落雁的意象也常用于表达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中庸,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寓情于景,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春景、欢快的乐声,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青春的感慨。开头两句“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出春天的活力与青春的魅力,表现出一种欢快的气氛。而后描述的“绮罗回锦陌,弦管入花江”,则将音乐与自然相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美好的景象。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对比了美好的春日与自己的孤独,最后一句“谁知褐衣客,憔悴在书窗”,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抑郁与无奈。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粉当三五:春日佳期,年轻女子妆扮得美丽。
- 青娥艳一双:青春少女美丽动人,构成一幅美丽画面。
- 绮罗回锦陌:华丽的衣服在锦绣的道路上回旋,展示出春天的繁华。
- 弦管入花江:乐声飘荡在花江之上,展现出春日的欢快气息。
- 落雁惊金弹:落雁飞过,乐器声被惊动,暗示着离别与伤感。
- 抛杯泻玉缸:杯子倾倒,玉液倾泻,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孤独的对比。
- 谁知褐衣客:无人知晓那位穿着朴素的客人,显得格外孤独。
- 憔悴在书窗:在书窗前独自憔悴,表达了诗人的惆怅与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红粉当三五,青娥艳一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落雁”与“褐衣客”的对比,表现出春日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
- 夸张:如“抛杯泻玉缸”,通过夸张的描写来展现情感的波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青春美好的追忆与对孤独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粉:象征青春与美丽。
- 青娥:代表年轻女性的魅力。
- 绮罗:象征奢华与美好。
- 落雁:常见的离别意象,象征孤独与思乡。
- 褐衣客:象征着简朴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粉”指代什么?
- A. 书籍
- B. 美丽的女子
- C. 风景
- D. 酒水
-
“褐衣客”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裕
- B. 孤独
- C. 欢快
- D. 离别
-
诗中的“弦管”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乐器
- C. 衣物
- D. 河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战争中的悲惨景象,与柳中庸的春日欢快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现实。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唐代诗人传记与诗词分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