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薄暮什刹海散策》

时间: 2025-01-11 19:46:57

晚来风定无尘土。

扶杖过桥閒信步。

爱他无限好斜阳,遍倚塘边垂柳树。

山头黯黯阴云聚,天外纤纤新月吐。

流波止水两悠然,要与先生商去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来风定无尘土。
扶杖过桥閒信步。
爱他无限好斜阳,
遍倚塘边垂柳树。
山头黯黯阴云聚,
天外纤纤新月吐。
流波止水两悠然,
要与先生商去住。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风静止,没有一点尘土。我拄着拐杖,悠闲地走过桥。那斜阳真是美好,正好依偎在塘边垂柳树旁。山头上阴云渐渐聚集,天边新月轻轻升起。水波静止,心情悠然自得,想和您商量一下该在哪里住。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来:傍晚时分。
  • 风定:风平浪静。
  • 扶杖:用拐杖支撑着自己,表示年纪较大或身体不便。
  • 闲信步:悠闲地散步。
  • 爱他:形容对斜阳的喜爱之情。
  • 遍倚:到处倚靠,形容景色的美好。
  • 黯黯:形容昏暗、阴沉的样子。
  • 纤纤:形容细长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新月。
  • 流波止水:比喻水面如镜,波澜不惊。

典故解析:

  • 此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古典典故,但“斜阳”、“新月”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黄昏与希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0-1981),字秩铭,号子青,江苏人,近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玉楼春·薄暮什刹海散策》创作于顾随晚年,正值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傍晚时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悠然自得的心态。首句“晚来风定无尘土”,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此时选择出门散步,显得格外轻松自在。接下来的描绘中,斜阳和垂柳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山头黯黯阴云聚”则暗示了即将来临的夜晚与不确定的未来,然而“天外纤纤新月吐”又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与光明。整首诗的情感在悠然自得与对生活的思索中交替,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流波止水两悠然,要与先生商去住”,不仅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邀请,也反映了他希望在宁静中寻求共鸣的心情。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来风定无尘土:傍晚时分,风静止,空气清新,没有尘土。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2. 扶杖过桥閒信步:拄着拐杖,悠闲地走过桥,表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状态。
  3. 爱他无限好斜阳:对美丽的斜阳充满了喜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4. 遍倚塘边垂柳树:描绘了斜阳照在垂柳树旁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美的氛围。
  5. 山头黯黯阴云聚:山顶上乌云密布,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夜晚,带有一丝忧虑。
  6. 天外纤纤新月吐:远处的细月轻轻升起,象征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7. 流波止水两悠然:水面平静,心情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
  8. 要与先生商去住:想和朋友商量一起居住的事,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情相结合,通过描绘自然传达内心感受。
  • 拟人:描绘斜阳与柳树的亲密关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流波止水”与“山头黯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宁静的心态与对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阳:象征一天的结束,带有柔和与温暖的情感。
  • 垂柳:象征柔美与依依不舍,反映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 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生,预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来风定无尘土”中的“无尘土”指的是什么? A. 没有风
    B. 没有尘土
    C. 没有水

  2. “扶杖过桥閒信步”中的“扶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拐杖
    C. 一种桥

  3. 诗中表达对何种自然景象的喜爱? A. 细雨
    B. 斜阳
    C. 暴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但其主题中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与顾随的悠闲心态形成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则与顾随的诗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选读》
  • 顾随的文集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