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三 夜梦素蕖,泣而醒,复于故纸中得其旧简,不能无词。癸酉七月十七日》
时间: 2025-01-11 21:3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罗衾不耐秋风起。
夜夜芙蓉江上悴。
苦鸠飘忽梦中云,
赚取殷勤衣上泪。
起来检点珍珠字。
月在墙头烟在纸。
当年离别各魂销,
今日销魂成独自。
白话文翻译:
罗衾(轻薄的被褥)抵挡不住秋风的侵袭。
每晚在芙蓉江上,孤独而凋零。
苦鸠(悲鸣的鸟)在梦中飘忽不定,
让我无意中流下泪水,沾湿了衣衫。
我起身整理那珍珠般的字句。
月光洒在墙头,烟雾笼罩在纸上。
当年离别时各自心魂俱销,
如今心中惆怅,唯有我独自承受。
注释:
- 罗衾:轻薄的被褥,常用来形容秋冬季节的寒冷。
- 芙蓉江:指盛开着芙蓉花的江水,象征美丽而又忧伤的环境。
- 苦鸠:一种悲鸣的鸟,常用来象征孤独和哀伤。
- 珍珠字:比喻优美而珍贵的文字。
- 销魂:心神俱散,形容极度思念或痛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离别”常见于古典诗词,表现了对失去的深切怀念。离别后,往往伴随着对往昔的追忆与伤感,表现了人们对情感与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觐虞,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熟悉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情感为主,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癸酉年七月十七,反映了作者在秋季时节的思念之情,可能与个人经历有关,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玉楼春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对秋天的惆怅与对往昔的追忆。开篇的“罗衾不耐秋风起”便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夜夜芙蓉江上悴”描绘出每晚的孤独,令人感受到心灵的寂寞与无助。
“苦鸠飘忽梦中云”的意象,借用悲鸣的鸟儿,增强了梦境中的哀伤感,似乎在无意中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伤痕,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通过“赚取殷勤衣上泪”展露无遗。
后半部分,诗人从梦中醒来,开始整理“珍珠字”,这不仅是对美好往昔的缅怀,更是对情感的重新审视。最后的“今日销魂成独自”则是对孤独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失去的无奈与独自承受的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思念和孤独的深刻理解,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罗衾不耐秋风起:秋风乍起,轻薄的被褥无法抵御寒意,暗示内心的脆弱。
- 夜夜芙蓉江上悴:夜晚在芙蓉江边,感受到孤独和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逝。
- 苦鸠飘忽梦中云:苦鸠在梦中飞翔,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 赚取殷勤衣上泪:流下的泪水浸湿衣襟,表达了心中难以言表的痛苦。
- 起来检点珍珠字:醒来后整理珍贵的字句,暗示回忆的珍贵。
- 月在墙头烟在纸:月光洒在墙上,烟雾笼罩纸张,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当年离别各魂销:回忆曾经的离别,心灵的伤痛依然存在。
- 今日销魂成独自:如今只有独自承受这份思念与痛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珍珠字"比喻珍贵的文字,体现了对文字的珍视。
- 拟人:如"苦鸠飘忽梦中云",将鸟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月在墙头烟在纸”,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离别的追忆与深切的思念,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与对孤独的反思,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脆弱与哀伤。
意象分析:
- 罗衾:象征着秋季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
- 芙蓉江:代表美好而又脆弱的情感。
- 苦鸠:象征着孤独与哀伤的情绪。
- 珍珠字:比喻着珍贵的回忆与文字的力量。
- 月与烟:创造出朦胧而哀愁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罗衾”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被褥
- C. 一种花
- D. 一种饮料
-
“苦鸠”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孤独与哀伤
- C. 快乐
- D. 繁荣
-
诗人通过“珍珠字”表达了什么?
- A. 对文字的珍视
- B. 对音乐的热爱
- C. 对画作的追求
- D. 对舞蹈的喜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伤,但更侧重于女性的柔情与细腻情感。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同样涉及离别与思念,但风格更为豪放,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词的艺术》
- 《纳兰性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