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咏梅》

时间: 2025-02-04 17:04:42

直疑姑射地行仟,绰约如临几案前。

和竹半欹能去俗,与兰并列盍饶先。

林间姿艳同霜洁,窗下精神待月传。

剩欲栽培为老伴,相亲日日在吟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疑姑射地行仟,绰约如临几案前。
和竹半欹能去俗,与兰并列盍饶先。
林间姿艳同霜洁,窗下精神待月传。
剩欲栽培为老伴,相亲日日在吟边。

白话文翻译:

这梅花仿佛是从姑射山(传说中的仙山)上走下来的一样,清雅的姿态恰似在几案前轻盈地站立。
与竹子微微倾斜,能使人远离世俗的烦扰,与兰花并列,何不先让梅花来显现呢?
在树林中她的姿态华丽,宛如霜雪般的洁白,窗下的精神正待月光的照耀。
我仍然想要栽培她作为老伴,每天在吟咏中相亲相爱。

注释:

  • 姑射: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美好、高洁的境界。
  • 绰约:形容姿态轻盈、优雅。
  • 几案:小桌子,古时文人墨客常用的书写桌。
  • 和竹:与竹子相配,强调梅花的品格。
  • 霜洁:清冷而洁白,形容梅花的颜色和气质。
  • 精神:花的气韵和神情。
  • 栽培:种植,隐喻培养感情。

典故解析:

  • 姑射山:在古代文献中多次提到,常与仙女、超凡脱俗的事物相联系。
  • 兰梅并列:梅花和兰花都是古人推崇的花卉,代表高雅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咏物诗。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卫宗武对梅花的欣赏之际,梅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诗人借梅花抒发对理想伴侣的向往,表达了对纯洁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次韵咏梅》是一首充满优雅与清新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品德高尚、情感真挚伴侣的向往。首句“直疑姑射地行仟”以“姑射”引入,营造出梅花如同仙女般的清韵形象,令人遐想。紧接着的“绰约如临几案前”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梅花的优雅姿态与文人墨客的雅趣结合,展示了她在雅致环境中的生动形象。

诗人的情感在后半部分愈加深厚,通过“和竹半欹能去俗”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于梅花品格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结尾的“剩欲栽培为老伴”,则将对梅花的赞美转化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希望与梅花共度余生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赋予了诗歌一种流畅的韵律感,极富音乐性。词句之间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疑姑射地行仟:形容梅花的高洁,如同从神仙之地走来的。
  2. 绰约如临几案前:梅花的优雅姿态,仿佛在书桌前轻盈而立。
  3. 和竹半欹能去俗:梅花与竹子相伴,能使人远离世俗的纷扰。
  4. 与兰并列盍饶先:梅花与兰花并列,何不先让梅花展示呢?
  5. 林间姿艳同霜洁:梅花在树林中姿态艳丽,宛如霜雪般洁白。
  6. 窗下精神待月传:窗下的梅花气韵盼望月光的照耀。
  7. 剩欲栽培为老伴:诗人想要栽培梅花作为老伴。
  8. 相亲日日在吟边:希望与梅花在吟咏中相亲相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姑射、霜洁等比喻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梅花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她的深情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理想伴侣的追求,寄托了对高洁情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承载着诗人对理想伴侣的向往。
  • :象征高雅、坚贞,与梅花形成相辅相成的意象。
  • :象征清雅,和梅花共同构成高洁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姑射”指的是: A. 仙山
    B. 常人
    C. 花草
    D. 书写桌

  2. “剩欲栽培为老伴”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与梅花共度余生
    B. 远离世俗
    C. 种植竹子
    D. 赏梅

  3. 诗中提到的“霜洁”形容的是: A. 梅花的颜色
    B. 竹子的姿态
    C. 兰花的香气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庐山谣》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游《梅花绝句》:同样赞美梅花的高洁,体现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向往。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坚韧,表达了对生活的坚强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