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雪》
时间: 2025-01-27 03:1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花一夜窗中见,昨冬少雪春无霰。寒来借景苦无多,窗小只须三百片。
每举枯杯对此花,只愁落尽是风沙。谁知滕六虽无赖,亦遣残绡缟树叉。
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锦屏不使冻胭脂,飞絮落盐弦上扑。
四条觔急冷鹍鸡,一二时中肉作围。岂无一笠黄茅里,僵杀岩岩一瓮齑。
初起青蘋本亦同,大王毕竟是雄风。总令受者自分别,难道青天秉至公。
白话文翻译:
梅花昨夜从窗中看见,去年冬天雪少,今年春天却没有霰。寒冷的天气中,借景而作却不多,窗户小,只需三百片梅花。
每次举起枯杯对着梅花,只愁花落尽都是风沙。谁知滕六虽无赖,仍然让残余的绡缟树枝存在。
一行梅花探向朱门屋,误落在寒酥上点缀羊肉。锦屏不让冻胭脂,飞絮落在盐弦上扑打。
四条觔急冷鹍鸡,一二时中肉围绕。岂不是有一顶黄茅里的斗笠,僵杀在岩岩的一瓮齑。
初起的青蘋本来也是一样,大王毕竟是雄风。总让受者自各分开,难道这青天就秉持公道?
注释: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德。
- 滕六: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滕宗谅,常被视为不羁之人。
- 寒酥:指的是一种冬季的酥饼,寓意美味。
- 青蘋:原指水草,引申为清新之物,或指代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作多涉及人生哲理、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风格奔放,独具个性。
创作背景:
《谑雪》创作于明代,正值徐渭经历仕途不顺与个人生活困境之时。他通过梅花与雪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谑雪》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诗。诗中通过梅花和雪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开篇用“梅花一夜窗中见”,展现了梅花的生动与纯洁,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以“昨冬少雪春无霰”引入冬春交替的季节变化,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多次提及饮酒,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失落,“每举枯杯对此花”,似乎是在对梅花的伤感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飞絮落盐弦上扑”,则用飞絮作为意象,暗喻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幻。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添了韵律感和美感。同时,诗中涉及的典故和意象,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传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视野。通过梅花、雪、饮酒等元素,徐渭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传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花一夜窗中见:描绘梅花在夜晚透过窗子可见,暗示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 昨冬少雪春无霰:对比冬春的不同,表达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 寒来借景苦无多:在寒冷的环境中,借景抒情却感到无奈。
- 窗小只须三百片:形容窗户小,梅花的数量有限,隐喻生活的局限。
- 每举枯杯对此花:每次喝酒时都要对着梅花,情感深厚却又感伤。
- 只愁落尽是风沙:忧虑梅花凋零后只剩风沙,象征时间流逝带来的痛苦。
- 谁知滕六虽无赖:提及滕六,表明即使是无赖之人也有其独特之处。
- 亦遣残绡缟树叉:即便是残破的树枝也能留存,展现生命的韧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品质。
- 拟人:赋予梅花情感,表达对其的深情。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的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通过描写雪与寒冷,反映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人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的理想。
- 雪与霰: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冷峻。
- 酒杯:寓意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飞絮: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谑雪》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梅花
- B. 竹子
- C. 柳树
-
徐渭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寒酥”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美味的食物
- B. 一种饮品
- C. 一种水果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徐渭《谑雪》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徐渭更关注于生活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侧重于洒脱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