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七 次韵答范汝受,兼东陈散木,时散木以《含影词》属订》
时间: 2025-01-22 21:50: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然高奇,羡孔轩鸾翥,耻同徵逐。我向伦侪惊小异,有类梦中呼服。锦拟文披,尘将手并,那是风尘物。新词幽艳,真嗤桃李粗俗。更有正字高才,扶舆间气,融结同清淑。越艳吴趋赓和好,书遍蛮笺几束。大白频浮,小红低唱,爱煞姜郎曲。绮情似此,并堪丽竖戁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一种高远而奇特的境界,羡慕孔子那样的高雅之士,厌恶与庸俗之辈同流合污。我对朋友们的微小差异感到惊讶,仿佛在梦中看见的衣服。锦绣的文笔披露出来,尘土和手并不相干,这些都是世俗的东西。新的词句美丽而幽深,实在让人轻视那些桃李的粗俗。此外,还有高雅的文字才华,在高贵的场合中气质融洽,与清雅之士交融。越地的华丽和吴地的韵律,书信中满是几束蛮笺。白色的花频频浮现,红色的歌声低低吟唱,真是让人爱慕的姜郎乐曲。如此绮丽的情感,完全可以点燃华丽的蜡烛。
注释
- 萧然:形容清淡、空灵的状态。
- 孔轩:指孔子的高雅气质。
- 鸾翥:指美丽的舞姿。
- 徵逐:比喻对世俗事物的追逐。
- 锦拟文披:意指华丽的文辞表露。
- 风尘物:指世俗的事物。
- 幽艳:形容清幽而美丽。
典故解析
- 孔子: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以象征儒雅与高尚。
- 桃李:常用来比喻庸俗之辈,桃李之交泛指普通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士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敏锐的观察力著称,善于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人雅士对古典文化的推崇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使得诗歌创作呈现出对世俗与高雅生活的对比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 其七》展现了作者对高雅艺术与庸俗行为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开篇通过“萧然高奇”的描述,表达了自己追求高远境界的愿望,羡慕孔子的卓越品格,而对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则是强烈的厌恶。接着,作者用“锦拟文披”的意象,表达对华丽文辞的追求,但又不忘提醒自己,这些在世俗生活中的尘埃与纷扰。
新词的幽艳与桃李的粗俗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高标准和对表面华丽的批判。通过“扶舆间气”的描写,展现了在高雅圈子中交往的自如与融洽。最后,以对音乐的描绘作结,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萧然高奇:表达一种清雅的状态,传达出作者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羡孔轩鸾翥,耻同徵逐:对孔子精神的向往与对庸俗的拒绝。
- 我向伦侪惊小异:对同伴之间微小差异的惊讶,体现了细腻的观察力。
- 锦拟文披:华丽的文字表达,传达出对艺术的追求。
- 新词幽艳:对新词的赞美,同时贬低了庸俗的表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事物比作尘埃,强调其无足轻重。
- 对仗:如“越艳吴趋”,展现出诗词的工整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抒发了对高雅艺术的向往与对庸俗行为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孔子:象征高尚与智慧。
- 锦:象征华丽与精致。
- 桃李:象征庸俗与平凡。
- 姜郎曲:代表真挚的情感和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孔轩”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 D) 老子
-
“新词幽艳”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对传统文学的尊重
- B) 对庸俗的批判
- C) 对新词的赞美
- D) 对音乐的享受
-
诗中“扶舆间气”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不屑
- B) 自豪
- C) 融洽
- D) 忧伤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士禄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自由,而王士禄则更注重细腻与高雅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风格在表达情感时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王士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