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次韵宛春作》
时间: 2025-01-24 16:16: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问斯何世,要漫天杀气,陶钧春物。犹有越王馀烈在,撑拄东南半壁。匣剑宵鸣,髦头夜陨,奇耻行当雪。风云变换,汉家多少人杰。追念羁旅江南,闲愁闲闷,岁岁随花发。诗笔纵横空自许,苦恨匈奴未灭。湖上新来,料应难见,堤柳鬖鬖发。甚时还与,举杯同庆华月。
白话文翻译
这是什么时代?到处弥漫着杀气,春天的物象也被陶冶。越王的余烈依然存在,撑起了东南的一片天空。匣中的剑在夜晚鸣响,长发的英雄在夜空中陨落,奇耻大辱应当得到报复。风云变幻,汉朝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我追忆在江南的漂泊,闲愁与闷恼,年年随着花开花落而生。诗笔虽在天上自由翱翔,却苦恼于匈奴尚未被消灭。湖上新来的景象,恐怕难再见到,堤边的柳树轻轻摇曳。何时才能与友人举杯共庆华美的月光?
注释
- 问斯何世:问这是哪个时代。
- 漫天杀气:形容战争气氛浓厚。
- 陶钧春物:陶冶春天的景物。
- 越王:指越王勾践,象征着复仇与雄心。
- 匣剑宵鸣:匣中的剑在夜里鸣叫,暗示战争。
- 奇耻行当雪:奇耻大辱应该得到报复。
- 羁旅江南:指在江南漂泊的生活。
- 堤柳鬖鬖发:堤岸上的柳树轻轻摇曳,描绘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季思,近代诗人,以豪放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熏陶,且常以历史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作者借古咏今,表达人们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的情感抒发。
诗歌鉴赏
《念奴娇 次韵宛春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诗。开篇即以“问斯何世”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诗中提到的“漫天杀气”,不仅是对战争的直接描写,也是对时代动荡的隐喻,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犹有越王馀烈在,撑拄东南半壁”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尊敬,越王勾践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与复兴的希望。而“匣剑宵鸣,髦头夜陨”,则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追忆自己在江南的漂泊生活,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岁岁随花发”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虽有豪情壮志,然而却因为国事未竟而感到无奈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使得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斯何世:开篇提问,设置了对时代的反思基调。
- 要漫天杀气:揭示了当下的战争氛围,营造出紧迫感。
- 犹有越王馀烈在:提及历史英雄,表达了对复兴的期待。
- 撑拄东南半壁:象征着越王的精神仍在支持着东南大地。
- 匣剑宵鸣:象征着尚未平息的战斗与复仇的决心。
- 奇耻行当雪:表达了对国耻的愤怒与报仇的期待。
- 风云变换:暗示历史的变迁与人物的兴衰。
- 汉家多少人杰:追忆汉朝的英雄,激发民族自豪感。
- 追念羁旅江南:转入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闲愁闲闷: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烦恼。
- 诗笔纵横空自许: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 苦恨匈奴未灭:表明对敌国的仇恨与对国家的忧虑。
- 湖上新来,料应难见: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堤柳鬖鬖发:描绘自然景色,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甚时还与,举杯同庆华月:渴望重聚的友情与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感相联系,增加诗的深度。
- 对仗:如“风云变换,汉家多少人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次提及“闲愁”,强调内心的苦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抒发了个人的理想与情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展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王:象征复仇与坚韧。
- 匣剑:代表着未平的仇恨与斗志。
- 江南:象征美好与宁静的生活。
- 堤柳:体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越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邦
- B) 朱元璋
- C) 勾践
- D) 李世民
-
“匣剑宵鸣”中的“匣剑”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复仇
- C) 忘却
- D) 友情
-
诗人在追念的具体地点是?
- A) 北方
- B) 江南
- C) 西域
- D) 中原
答案
- C) 勾践
- B) 复仇
- B) 江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季思的《念奴娇》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王季思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洒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王季思诗集》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对《念奴娇 次韵宛春作》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