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时间: 2025-01-26 02:01:41

平生气既凛冰霜,圣读潜心德愈光。

赏善每能击节,避人宁复解移床。

第知中垒序论语,谁测诗仙流夜郎。

有道固应黄发寿,何期竟不验长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作者:葛立方 〔宋代〕

平生气既凛冰霜,
圣读潜心德愈光。
赏善每能击节,
避人宁复解移床。
第知中垒序论语,
谁测诗仙流夜郎。
有道固应黄发寿,
何期竟不验长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洪庆善郎中的追思与哀悼。
他一生的气节如同冰霜般坚定,
潜心研读圣贤之书,德行愈加光辉。
他每当欣赏善行时常常击掌称赞,
而在他人面前却宁愿安静,不愿张扬。
他了解《中庸》的道理,能论述《论语》,
谁能测度那诗仙流派的才华?
有真道的人本应享有长寿,
可为何竟然未能见证长生之桑?

注释

  • 气既凛冰霜:气节如冰霜般坚硬,形容人的品格高洁。
  • 圣读潜心:潜心学习圣贤之书,指潜心向学的态度。
  • 击节: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击手以示赞同。
  • 避人宁复解移床:宁愿避开他人,不愿打扰他人安宁。
  • 中垒:指《中庸》,儒家经典之一。
  • 诗仙:指李白,被誉为“诗仙”。
  • 黄发寿:指长寿的老人。
  • 长桑:指桑树,象征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诗作多涉及哲理、情感和人文关怀,尤其擅长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敬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洪庆善郎中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其生前品德和学识的怀念,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人之情为主线,通过对洪庆善郎中的生平与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通过“冰霜”来比喻洪庆的气节,显示出其高洁的品格与坚定的信念。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洪庆在生活中对美善的欣赏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内敛而不张扬的风范。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哲理思考,提出有道之人应有的寿命和现实的反差,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惋惜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逻辑严谨,既有对人物的深情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气既凛冰霜”:形容洪庆一生的气节坚定。
  2. “圣读潜心德愈光”:他在学习圣贤之书的过程中,品德愈加光辉。
  3. “赏善每能击节”:每当看到美好的行为时,都会发出赞赏的声音。
  4. “避人宁复解移床”:宁愿避开他人,不愿打扰他人安宁。
  5. “第知中垒序论语”:他了解儒家经典,能谈论《论语》的内涵。
  6. “谁测诗仙流夜郎”:对诗仙李白的才华感到敬畏,无法衡量。
  7. “有道固应黄发寿”:有真理的人理应长寿。
  8. “何期竟不验长桑”:然而却未能见证长生之桑,感慨人生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冰霜”比喻气节的坚定。
  • 对仗:如“避人宁复解移床”与“赏善每能击节”形成对仗。
  • 提问:如“谁测诗仙流夜郎”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洪庆善郎中生平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真理与道德的追求、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霜:象征高洁的品格。
  • 圣读:代表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 击节:表示对美德的赞赏与认同。
  • 长桑:象征长寿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洪庆善郎中的气节被比作什么? A. 阳光
    B. 冰霜
    C. 烟雾
    D. 水波

  2. 诗中提到的儒家经典是哪一部? A. 《大学》
    B. 《中庸》
    C. 《孟子》
    D. 《论语》

  3. “赏善每能击节”中的“击节”意味着什么? A. 打击敌人
    B. 发出赞赏的声音
    C. 演奏音乐
    D. 休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对往昔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与葛立方的怀人之情相呼应,但情感表现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