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渔舟》
时间: 2025-01-26 05:1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纵横如叶傍汀沙,谁识张骞海上槎。
白鹭行边长作市,黄芦深处即为家。
云迷短棹穿荷叶,笛弄西风起浪花。
几度雨晴归晒网,鸳鸯浦口夕阳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舟在南浦的生活景象。水面上,渔舟像叶子一样在沙洲边上摇曳,谁能知道张骞曾经在海上漂流的木筏呢?白鹭在岸边悠然自得,仿佛是长久以来的市民;而在深处的黄芦荡中,便是渔人的家。云雾缭绕,短小的船桨穿过荷叶,西风吹来,笛声伴随着浪花的起伏。几次雨过天晴,渔夫归来晒网,鸳鸯在浦口夕阳映照下悠闲游弋。
注释
- 纵横如叶:形容渔舟在水面上随波漂浮的样子,如同漂浮的叶子。
- 汀沙:指水边的小沙洲。
- 张骞:汉朝的著名探险家,曾经出海探险,诗中暗指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
- 白鹭:一种鸟类,常在水边栖息,象征宁静的生活。
- 黄芦:一种植物,生长在水边,诗中指渔人的栖息之地。
- 云迷:云雾笼罩,造成视线模糊。
- 短棹:小船的桨。
- 笛弄西风:吹笛子的声音与西风交融,增添了诗的韵味。
-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和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谨(约1565—约1620),字子明,号静庵,明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
创作背景
这首《南浦渔舟》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时期。渔舟生活是当时民间常见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表现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南浦渔舟》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舟生活图景。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南浦的自然美和渔民的安逸生活。首联“纵横如叶傍汀沙”,以生动的比喻开篇,渔舟在水面上随波摇动,创造了轻松自在的氛围。接下来的“谁识张骞海上槎”则巧妙地引入了历史背景,增添了诗的深度。
中间两联描绘了渔民的日常生活,白鹭与黄芦的意象相辅相成,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是“云迷短棹穿荷叶”,用“云迷”来形容自然的变幻,营造了轻松的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阵阵清风和水波荡漾的景象。最后一联“几度雨晴归晒网,鸳鸯浦口夕阳斜”,既反映了渔民的辛勤与乐观,也体现了夕阳西下时的静谧与美好,情感真挚而温暖。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纵横如叶傍汀沙:描绘渔舟在水面漂浮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渔舟的灵动。
- 谁识张骞海上槎:提及张骞,暗示历史上的航海与探险,增添诗的深度。
- 白鹭行边长作市:白鹭在水边徘徊,形象地描绘了渔民生活的安逸。
- 黄芦深处即为家:黄芦荡中是渔民的栖息之地,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 云迷短棹穿荷叶:描绘自然景象,云雾缭绕中,短小的船桨穿过荷叶,展现自然的变幻。
- 笛弄西风起浪花:笛声与西风相伴,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 几度雨晴归晒网:渔民经历风雨,归来晒网,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乐观。
- 鸳鸯浦口夕阳斜:鸳鸯在夕阳下悠然自得,传达出宁静和谐的生活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纵横如叶”,将渔舟比作漂浮的叶子,生动形象。
- 拟人:如“笛弄西风”,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韵味。
- 对仗:如“几度雨晴归晒网”,音韵协调,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渔舟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渗透出宁静、和谐与人文关怀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舟:象征着自由、宁静的生活。
- 白鹭:代表自然的纯净与和谐。
- 黄芦:象征着归属感和家的温暖。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张骞”是哪个朝代的著名探险家?
- A) 唐代
- B) 汉代
- C) 明代
-
“云迷短棹穿荷叶”中“云迷”指的是什么?
- A) 风景
- B) 云雾缭绕
- C) 船只
-
诗中描绘的主要生活场景是什么?
- A) 农田
- B) 渔舟生活
- C) 山林
答案
- B) 汉代
- B) 云雾缭绕
- B) 渔舟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李煜的作品,描绘了渔民生活的乐趣。
- 《月下独酌》:李白的诗,表现了孤独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南浦渔舟》 vs 《渔歌子》:两首诗都描绘了渔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南浦渔舟》更注重自然环境的描写,而《渔歌子》则突出了渔民的歌唱与乐趣。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如何通过各自的风格与手法,表达对同一主题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