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庵八十七诗》

时间: 2025-01-11 21:53:31

一番诗历又新年,八十七回秋月圆。

桂老欲飘云外子,鹤飞不尽海南天。

成仙自有松乔骨,问道谁当杖几筵。

遥忆庆堂簪佩合,兰桡重系竹西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庵八十七诗
作者: 顾清
一番诗历又新年,
八十七回秋月圆。
桂老欲飘云外子,
鹤飞不尽海南天。
成仙自有松乔骨,
问道谁当杖几筵。
遥忆庆堂簪佩合,
兰桡重系竹西偏。

白话文翻译:

这一轮诗歌又迎来了新年,
已是第八十七次与秋月相逢。
桂树已老欲随云而逝,
仙鹤飞翔不尽海南的天空。
成仙的人自有松树般的高洁,
问道的人又有谁能在几案上品茶?
遥想庆堂里簪子和佩饰相合,
兰舟又重新系在竹西的水边。

注释:

  • 桂老:指桂树,常用以象征高洁、优雅的品格。
  • 云外子:意为飘向云外的事物,暗指不羁之志。
  • 鹤飞海南天:鹤象征长寿与高洁,海南天指广阔的天空。
  • 松乔骨: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乔指高大的树木。
  • 杖几筵:杖指手杖,几筵指茶几,问道常与品茶、闲谈结合。
  • 庆堂:指宴会、聚会的场所。
  • 兰桡:兰舟,指美丽的船只,桡是船桨,重系指重新系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清,明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定庵八十七诗》创作于作者八十七岁之际,正值人生的晚期,诗中融汇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简洁明了,以“新年”、“秋月”作为时间背景,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于新年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回顾。尤其“八十七回秋月圆”一句,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暗含了诗人的人生反思。

接下来,诗人以“桂老欲飘云外子,鹤飞不尽海南天”来展现他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桂树和仙鹤象征着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的升华。后面的“成仙自有松乔骨”,则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诗人通过自然物象表达了自己对成仙之道的向往。

最后两句“遥忆庆堂簪佩合,兰桡重系竹西偏”通过回忆往昔的聚会场景,唤起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怀念,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探讨,展现了顾清高远的精神追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番诗历又新年:诗人以新年为开端,揭示出轮回与再生的主题。
  2. 八十七回秋月圆:指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熟,强调了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3. 桂老欲飘云外子: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的追求,桂树象征着诗人的理想。
  4. 鹤飞不尽海南天:鹤象征长寿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5. 成仙自有松乔骨:强调成仙需要坚韧的品格,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坚持。
  6. 问道谁当杖几筵:探讨了求道之人,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7. 遥忆庆堂簪佩合:通过回忆来唤起对旧时光的怀念,展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8. 兰桡重系竹西偏:兰舟重系,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树、仙鹤比喻为理想与追求,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桂老”与“鹤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桂树、松树、鹤等都具象征意义,表达了诗歌的深层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优雅。
  • :象征长寿与超脱。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象征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十七回秋月圆”暗示了什么?

    • A. 诗人的年纪
    • B. 对时间的感慨
    • C. 诗的数量
    • D. 以上皆是
  2. “桂老欲飘云外子”中的“云外子”指的是什么?

    • A. 高洁的理想
    • B. 仙鹤
    • C. 桂树
    • D. 自然景物
  3. 诗中提到的“问道谁当杖几筵”的意思是什么?

    • A. 询问饮酒的人
    • B. 询问求道之人
    • C. 询问诗人的朋友
    • D. 询问自然的秘密

答案: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展现了对人生的沉重感受,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顾清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